【JR PASS初體驗小敘述】
常往日本跑卻未有過使用JR PASS(Japan Rail PASS,日本鐵路通票)的經驗這件事,曾被同事笑說常跑日本的人怎可能如此,因為像他不常跑日本的人都曾使用過了。其實,遊日並非一定都得用JR PASS,依行程規劃天數、拉車距離等經過計算交通總費用之後,再來決定是否該使用JR PASS來減輕交通花費,這才正確。
個人旅行向來習慣定點式,所以第一次使用所謂的「通票(Pass)」是為了2013年10月底的北海道江差線(該線已於2014年5月12日廢線),雖說與JR PASS同屬在限定天數內無限次搭乘JR列車的通票,不過JR PASS僅適用於短期滯在的外國客。這次會動用到這張所謂的「遊日旅人的超級好朋友」JR PASS全是為了2015年3月13日停駛的寢台列車「トワイライトエクスプレス(Twilight Express)」(需補必要差額),及體驗「はまなす(濱茄號)」的「ノビノビカーペットカー(通舖席)」,雖說最後只能劃到「はまなす」一般指定席。
JR PASS分為一般車箱及綠色車箱2種,2種通票又分為7天、14天及21天3種期間,到日本旅遊前皆須先在指定的旅行社買妥通票交換證,因為日本境內並不販售。JR PASS交換證外觀與一般紙本機票類似,在日本換成可真正使用的JR PASS時,須先寫好申請單再將交換證併同護照一起交由服務人員。JR PASS一般通票除了在某些特定線路或新幹線不能使用外,大多數新幹線都可以劃指定席且不加價(綠色車廂或特別寢台列車則需補差價)。這趟旅行中搭了不少列車指定席算是唯一享受,誰教行程依舊是自虐式。
由於隔日一早起程前往青森,所以第一晚投宿地點就選在上野車站附近。原本可以直接在上野車站綠窗(みどりの窓口)換JR PASS,但下午的行程是以東京車站為遊東京起點,才改去東京車站丸之內北口的JR東日本旅行服務中心換票兼劃位。不會日文的人在東京車站換票完全無需擔心語言不通,因為服務人員中英文皆流利。雖說成田機場也有JR東日本旅行服務中心,不過聽前輩們說這裡通常只願意劃第一天欲搭乘的列車席位,若想換票並拿到全部指定席車票,還是到大型車站(如東京車站)比較方便。
事先將欲搭乘列車的乘車日及起迄時間、地點列表,連同交換證一起交給服務人員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如果加入 「えきねっと(JR東日本)」會員的話則更方便,因為可以在乘車日的30天前至網站預訂JR列車指定席位。換JR PASS同時拿著訂位單或予約番号(預約號碼)並告知對方全程皆使用JR PASS,就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需補價的除外)。不過加入 「えきねっと(JR東日本)」會員時必須填入信用卡卡號,訂票時會從所登記的信用卡中扣款,但是當告知利用JR PASS搭車,信用卡則不會有任何消費紀錄。上線訂位是為了確保指定席有位子免除臨時劃不到位的窘境,因此若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取票者,切記務必提前取消訂位,否則信用卡將會增加這筆款項以懲罰no show的人。
很想從札幌搭寢台列車「トワイライトエクスプレス(Twilight Express)」到富山,也在預定搭乘日的一個月前打電話到JR北海道預約,結果得到 令人心碎的「残念」。到東京車站時也只是想碰運氣看是否有人取銷,沒想到結果依舊。只不過抱著賭賭看的心情,主要目的還是換PASS並劃妥車票,但是服務人員很熱心,大家一同努力幫忙查查看是否仍有一絲希望。雖然折騰近1小時後一樣「残念」,但打從心裡對他們的熱誠感激無限。
《上圖註解》等待結果很是煎熬,看到旁邊群馬縣吉祥物「ぐんまちゃん(群馬醬)」一家人正開心地泡溫泉模樣讓我稍稍放鬆心情。對類似這類可愛小物向來毫無抗拒力,趁服務人員解決我的問題時,趁機速速按下快門。
處理完JR PASS,向景點出發吧!
【東京車站(東京駅)】
經過東京車站的人,特別是觀光客或比較不趕時間的旅客,走過丸之內側站時幾乎都會稍稍停下腳步、仰首欣賞或用手機拍攝精彩絕倫的拱形天花板,之後再到外面欣賞文藝復興時期樣式的壯麗建築。我,不但是旅人,加上建築是自己的專攻,所以旅行途中所看到的建築物,成為拍攝主題之一是一定的,更何況又是台灣少見「存在且完好」的歷史古蹟。
天花板正下方的地坪是相互輝映的圓形鋪面,拜科相機人性化設計之賜,得以180度翻轉螢幕使鏡頭垂直對上屋頂只稍按下快門即可。說很簡單,實際上不但得擔心會造成他人麻煩,還得隨時眼觀四方,即使所有人會自動閃避;另外地板光滑,在按下快門同時相機多少都會因而歪斜,試了好幾次才有這張「稍正」的一張。帶著滿心歡喜離開時,發現旁人一個個往我剛剛拍照的地點走去,一樣的姿勢,還有媽媽帶著小孩來的,難道自己太多慮?
丸之內北口的2層以上樓層是屬於東京站大飯店(東京ステーションホテル)的住房部分,車站與飯店都是由辰野金吾所設計(東京車站則是與葛西萬司共同設計),前者在1914年12月20日正式啟用,後者於東京車站開業一年後-1915年11月2日開幕。
東京車站原為3層鋼筋混凝土磚造建築物,在二次大戰時東京大空襲下,使丸之內側站燒燬了大半,僅殘留部分磚牆及鋼筋混凝土地坪。戰爭結束之後即刻著手修建計畫並自該年末至1947年間進行修建工程,但當時因物資嚴重缺乏,雖然3座拱型屋頂外牆(車站主體及丸之內南北棟)已修復完成,但基於安全考量便將原3層建築改建為2層建築,另外中間車站主體的拱型屋頂改建為一般四斜式三角形屋頂,丸之內側站則改為八角拱頂。2003年,丸之內側站被登錄為「重要文化財」,成為了讓東京車站恢復原貌的契機。復原工程於2007年5月開始進行,工程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將丸之內側站南北口屋頂回復成原有的圓形拱頂。修復工程於2012年10月1日完工並正式啟用,所以目前看到這些輝煌成果都是參與人員辛苦換來的成果。
朋友在飯店復業後特地前往住一晚,當時還問我要不要一起去。上網查房價後,還是再存多一點錢之後再說。一晚要價最低48,354円,雖說可以在訂房網獲得較優惠的價格沒錯,但即使再怎麼優惠價,對我而言仍是高價位,貧窮旅人好傷悲啊!
許多觀光客都會與「東京駅」石碑(上圖)來個插旗照,而我為了有個清爽的畫面,所以趁觀光客進退的空檔速速拍下來為自己製造「曾經」的證明。好像自己曾對親友(還是朋友對我?)說過「每到一處就與此處的地名告示合照,就是標準觀光客行為」這句話,所以向來只會拍下空景。這座帶著歲月的「東京駅」石碑當然依慣例送入我的鏡頭,我拍的不是到此一遊,而是歷史的斑駁。
站在東京車站對面廣場試著拍下完整的車站,不過再怎麼拍總是只能拍到一部分;往後站幾步卻又遇障礙物來搗亂,只好利用相機特有的全景功能拉個180度景。沒有腳架的輔助還真不方便,因為想維持在同一水平度有點難度而且手很痠,試了好幾次才勉強有「還能看」的這張。
靠近左邊路燈的白衣男子在唱CHAGE & ASKA的「On Your Mark」
東京車站的夜景真美,不過這只是個人偏好。白天拍攝東京車站的人幾乎以觀光客居多,像我這種白天夜晚都來一趟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特別是愛追鐵道的人。再度走向車站對面的廣場途中,似乎聽到有人正在大庭廣眾之下高唱CHAGE & ASKA的「On Your Mark」。好奇心驅駛而一邊過馬路一邊探尋歌聲來源,原來是來自大馬路的中央分隔島(上圖左邊綠色草叢及斜條鐵架之間的白衣男子)。這應該是一向給人有著冷酷人情的東京為我在這趟旅程裡送上一個美麗又浪漫的祝福吧?我想。
在東京車站內看到一幅已忘了是為了慶祝開業100年還是東海道鐵道50周年的宣傳海報,海報的主角就是在丸之內側館北口,不過拍攝者的取景地點應該是在斑馬線的中央(過馬路時有稍稍注意一下)。千萬別為了想拍下與海報一樣的構圖就讓自己身陷於危險,因為這不只害己也間接危害到無辜的他人。
每趟旅行都寄一封明信片給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習慣,不過多數都是在郵局買當地特殊限定明信片寫完後直接寄出,從郵筒寄出的經驗就只有澳門及銚子的犬吠埼燈塔2次。這個郵筒在東京車站內的某處,誤打誤撞發現的,在偌大的東京車站裡迷路是件很容易的事。
個人對於像拉拉熊這類療癒小物一向都很喜歡但不至於到狂熱的程度,但是當它與新幹線等列車搭在一起時,整個人就不由自主地為它瘋狂,身邊的朋友總笑說:「甭否認了,這樣就算是鐵道迷啦!只是妳算是幼稚型鐵道迷。」(羞)
因此在東京車站內走的這一處時,心裡直惦記著一定要買隻T4 Dr. Yellow陪伴自己接下來跑鐵道的日子,可惜最後卻找不著賣場,只好拍下拉拉熊與C1及T4的圖案來充數。(是有這麼悲喔?)
2014年10月1日是東海道新幹線開業50週年的紀念日,由於是連絡東京、名古屋與大阪之間,所以在東京車站裡隨處可以看見上圖這張歡迎大家到名古屋磁浮鐵道館參觀的海報。可惜這趟9日鐵道之旅主要是以北為主,所以要去磁浮鐵道館參觀得要另尋機會了。
位於東京車站中央地下一樓廣場、八重洲地下中央口剪票口那邊有一處「銀の鈴待ち合わせ場所(銀之鈴會面場)」,而「銀之鈴」就設置在東京車站轄區內的商業區Gransta裡,常往東京跑的人應該很熟悉這一帶。這裡可以買到各式土產及鐵道便當(駅弁)等,而我此趟旅行的第一頓晚餐也是在這裡解決。此時小慶幸自己不是個吃貨,否則應該會淪陷在這一區好久好久。
【鐵道歷史展示室《舊新橋停車場》(鉄道歴史展示室《旧新橋停車場》)】
處理JR PASS及拍攝東京車站用掉太多時間,再加上自己迷失在東京車站周邊,原打算繼東京車站之後以徒步方式前往丸之內仲通(丸の内仲通り)→三菱一號館美術館→到東京國際論壇大樓(東京国際フォーラム)看建築內部的桁架結構→到銀座看象徵銀座的和光鐘塔,最後到舊新橋停車場及附近的日本電視台大廈(日テレタワー)完成下午第一階段行程;接著在新橋搭ゆりかもめ(百合海鷗號)到芝浦埠頭站,從這裡開始走一段彩虹橋的人行步道拍攝電車與汽車併行的情景。計畫很完美,但卻沒想到那區塊是在東京車站的西側,迷路了40分鐘後,宣告放棄直接搭電車到新橋站去。
新橋站前大樓1號館(新橋駅前ビル1号館,上圖)是新橋駅的其中一個出口,走出站後首先映入眼廉的是這一尊「開運狸」。這裡以前的名稱是「狸小路」,後來才改為「狸廣場」。新橋站前大樓於1966年建設完成,所以原「狸小路」改為「狸廣場」是否就在這一段時間則不得知。
開運狸是帶給大家「金錢運」、「開運」、「除魔」及「商業繁榮」的吉祥物,據說祂身上的8種隨身物象徵著8種不同的運:頭上的斗笠-避難護身、圓圓的笑臉-以熾熱的心及和藹的態度對待事物、大大的眼睛-睜大眼注意周遭一切以看見正確的事物、鼓鼓的肚子-不慌亂,處理事情大膽果斷、雙腿間的金袋-財源滾滾財運亨通、右手的酒壺(上頭印有「八」字)-德利,希望大家擁有好品德、左手的帳簿-處世守信用才能四通八達、短短的尾巴(被擋在祂左手邊的牌子後面)-做事有始有終才能得到真幸福。
面向大馬路的開運狸睜著圓圓的大眼睛定睛眼前一切事物,猶如一刻也不容鬆懈似地守護著新橋一帶,如果有朋友想來沾沾好運氣的話,不妨前來這邊晃晃招招福氣。這是誤打誤撞才有的不期而遇,其實想找的是擺在另一個出口的蒸氣機關車頭啊!
舊新橋停車場(旧新橋停車場)
身為喜愛鐵道的一份子卻從未造訪舊新橋停車場似乎太說不過去。從2009年開始獨自一人遊日本起,東京這座城市一直都不在我主要旅遊地點名單,或許是來自骨子裡存在著「大家拼命衝的地方我偏不去」的小叛逆再加上自己不愛血拼,直到某日在書店看到「歩いて楽しむ 東京」這本介紹東京的歷史觀光景點,才漸漸將東京列入行程中的一環,不過依然有個前提:有「過境」東京的話。
明治5年(1872年)時以日本初代鐵道起始點而設立的「新橋站」是這次列入小遊東京行程之一的「舊新橋停車場跡地」,搭JR山手線到新橋站下車徒步約5分鐘即可到達。當年的車站體是由美國建築師Richard P. Bridgens所設計的2層木造石作覆合式西洋建築,大正3年(1914年)旅客專用的車站移至現在的東京車站前一直扮演著東京終點站的角色,直到明治6年(1873年)9月才加入貨物運送事業,而客運事業則後來因移至東京車站後而廢止。
由於前國鐵時代經營不善導致虧損連連,因此於昭和6年(1987年)的4月1日,在有遺留下來的部分鐵道線路、日本鐵道發祥地之稱的舊新橋停車場這裡宣告國鐵時代正式終結,同時也宣告了JR公司正式接手日本鐵道事業,這便是所謂日本國鐵民營化的開始。
駅舎玄関遺構(舊新橋車站入口玄關)
昭和40年(1965年)5月12日,「舊新橋停車場跡地」因為是「舊新橋横濱間鐵道創設起點遺蹟」而登錄為國指定古蹟,其名稱到了平成8年(1996年)才改為現在所見的「鐵道歷史展示室《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舊新橋停車場》」的營業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止,逢週一休館(週一如遇例假日則週二休館);在結束營業的15分鐘前都還能入館參觀,不過正如前面所說因為處理JR PASS跟迷路就花了不少時間,所以還是錯過參觀時間最後只能在外面四處晃晃看看。
上圖是舊新橋車站殘留下來的正面玄關最底層的石疊階梯,當年設置的階梯就是目前所見的9階狀。正門玄關前方的告示牌除了說明這裡曾是什麼空間之外,也提供當年的照片供比對,的確保持很完整,雖說建築物都已翻新呈現不出古味。
在舊新橋停車場外圍繞一圈就可以走到上圖這處島式月台。舊島式月台原長151.5m,寬9.1m,而重建再現的部分是月台當中靠近舊車站的25m,而在指定古蹟範圍裡的月台遺蹟則為35m。昔日月台係以「盛土式石積」工法建造,所謂「盛土式石積」是指將月台兩側正下方的地面挖掘成溝狀並堆砌石塊來作為月台的基礎,其上方則以切石塊(類似山坡地擋土石塊)堆積作為擋土側壁,內側部分的土則予以夯實結固。基礎所用的石材是採用龍野藩脇坂家及仙台藩伊達兩家宅邸的柱腳石等石材,其餘則以石磚或石板狀砌築。相關工法實景亦呈現於月台前兩側的壓克力圍欄內,當時天色已轉陰暗,不管哪個位置都無法清楚拍攝。
上圖這段可說是日本鐵道的起點,雖說目前所見的這一小段軌道裡有一部分是仿當時狀況再予重現的。鐵道盡頭就是這段鐵道的起迄點,出發與回歸的地方,ㄇ字形木架中間的石柱是「0哩標識」,很可惜當時為了「趕」行程進度就這樣與它錯身而過(其實是完全忘了它的存在)。
明治3年(1870年),由於測量起點的第一根樁基礎是在這一處打下,因此昭和11年(1936年)時便在這處有「日本鐵道發源地(日本の鉄道発祥の地)」之稱的地點復原了0哩標識以及長約3m的鐵道。而這根因舊國鐵而立的「0哩標識」在昭和33年(1958年)時被指定為鐵道紀念物,後來才於昭和40年認定為國家指定史蹟。
逛完舊新橋停車場跡周邊,接著前往下一個目標-日テレタワー(日本電視台大廈)。
【日本電視台大廈(日テレタワー)】
日本電視台大廈(日テレタワー)就位於JR山手線的新橋站或新交通百合海鷗號(ゆりかもめ)、都營地鐵大江戶線的汐留站附近,因此無論想前往台場又或者想到日本電視台大廈看宮崎駿設計的「My Studio日本電視台大鐘(マイスタジオ・日テレ大時計)」,都可以搭這幾線到新橋站或汐留站下車,一樣都得再徒步約5分鐘即可到達。
原計畫行程是看完大時鐘後便搭百合海鷗號到芝浦埠頭站走一段彩虹橋,最後為了等待18:00場次的音樂小人秀而放棄,只好留待下次機會再補上。
對於上圖那尊比著「あいん~(阿因~)」姿勢的志村健娃娃大家肯定不陌生,他的志村大爆笑節目說是陪大家一起長大還真不為過(如果小時候家裡有安裝第四台的話)。不過出現在日本電視台的原因並非他的大爆笑節目,而是他在日本電視台主持「天才!志村どうぶつ園(志村動物園,台灣有播出)」節目,所以這裡才會出現這個提供給親子娛樂的場所。當天剛好是週末假日,不知道這是特別舉辦的活動,還是定期假日活動,總之一整個鬧熱烘烘。
マイスタジオ・日テレ大時計(My Studio日本電視台大鐘)
汐留地區再開發建築群之一,並於於2003年4月30日竣工、2004年2月29日正式啟用的日本電視台大廈,是日本電視台的總部所在地。My Studio日本電視大鐘就位於日本電視台大廈的2樓庭園,由知名動畫電影家宮崎駿所設計。每週一~週五的12:00、15:00、18:00及20:00四個時段會有音樂及小人偶演出,週六及週日則增加上午10:00時段,每段演出約2分45秒,所以想觀賞的人請務必在上述時段提前2分45秒就定位,才能欣賞的完整版的唷!
全長才不過3分鐘卻因為自己還想拍下部分圖片,結果只錄了其中的2分鐘。早知道晚上8點是最後一場演出,就先拍一下外觀然後先去走那一段彩虹橋,反正回程還是要在這裡換電車路線,到時候再來就好了啊!唉!真是好一個千金難買早知道的親身實證。
看到的不是無限好的夕陽, 傍晚的涼風吹來略帶點涼意,明明才夏末。華燈初上,想去但尚未有機會去的東京鐵塔,映在眼前的就只有上面一小段。站在日本電視台大廈的2樓露台觀望四周眺望遠方,明明在東京,站在這裡卻有不覺得自己置身於東京這個大都會裡,因為顛覆了心中那總是匆忙無比的東京印象。
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可以從露台直接走往ゆりかもめ汐留站,既然已打消前往台場的念頭,那就在宮崎駿的日本電視台大鐘多停留一會兒時間吧。突然一陣頗歡樂的樂音倚著風忽近忽遠傳近耳裡,在好奇心的驅駛下,加上差不多也該是回到東京車站覓食及拍攝夜景的時間,慢慢走回JR山手線新橋站時,剛好看到原來歡樂處就在一樓廣場舞台。
所有人都很「忙碌」,舞台上下的表演者跳著舞帶動氣氛,很忙碌;小朋友跟著一起跳舞,很忙碌;爸爸媽媽拍照攝影,很忙碌;就只有在一旁觀察看秀的我一點兒都不忙碌。
【賦歸時的小遇見】
身心靈皆滿足,準備打道回下榻的旅館途中,聽到了清脆的風鈴聲,順著聲響走過去,原來是棚架上繫著許多各式花樣的風鈴。果然是日本夏日的風物詩,強風中的鈴聲極為響亮,似乎正大聲地向大家宣告著夏日即將結束,請務必好好把握夏日尾巴。
台北故宮博物院在東京展覽的海報正好在列車月台的正前方。看著這張喧騰一時的展覽,猶記當時為了東京方面少了「國立」二字而鬧得沸沸揚揚,所幸後來是好結局落幕,也才得見這張寫著完整的「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借出單位巨型海報。出生及成長都在台北,當然看到「台北」自是高興,但依舊真心希望寫的是「台灣」而不是「台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