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爾前早就預定目標:街道、古蹟、建築物、河川,只是每天都拖到十點多才從旅館出發,因為朋友是個愛賴床的小孩(其實我們也是啦!),因此就這樣錯失很多東西(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才會在序曲中寫了個「差強人意」的評語..

一直認為首爾的古蹟維持得很好,不過專門研究古蹟建築的同事卻說,韓國的古蹟維護跟歐洲簡直是不能相比,令她不敢恭維..我是個外行人,雖然修過中西建築史,但那也只是皮毛,無法像她一樣懂得那麼多..就像好姐妹講的-我簡直在轉性,變得不像Elli會做的事,反正朋友們應該都習慣我這個人很愛變來變去..


上圖是往景福宮時經過的小城門,跟總統府一帶的北門、景福門有點類似,就位於交通要道上..在首爾逛到的古蹟就只有「景福宮」,其他的則只是路邊看到的小城門還有小亭,有感覺的就拍,沒感覺經過就算了..景福宮是朝鮮時代的第一個宮闕,可惜目前有多處正在整修中,包括光化門..說明上寫著整修到今年的11月8日,只好找機會再去參觀..因為同行的三人中只有我一個是學建築,朋友因為帶團加上小時候來這邊玩算一算已經來了不下上百次,於是就這樣獨自一人「勇闖景福宮」..不料迷糊個性此時又上演,完全沒注意到導覽資料就放在門口旁邊,還好觀察力尚屬敏銳的我,即使沒有導覽說明也看出小小的端倪來..當然還是有帶點幸運,聽到有導覽員是用中文解說..

map

景福宮建於1394年的朝鮮李氏王族,是朝鮮王族的正宮,也是朝鮮五大宮闕中規模最大的..上圖則是自己另外做的解說圖..

根據個人觀察,再加上後來拿到的導覽圖回來研究推論,整座景福宮應該是從「光化門」進,「神武門」則在最後面..內部的宮闕由一個主門一個殿再加上花園、宮、堂等建築組成..興禮門好像是內部的大門一樣,而光化門就是整個景福宮的大門..

上圖是興禮門,興禮門又名「弘禮門」,據說是因為大院君重建時為了避開清高宗弘曆的名諱所以才改成現在的名稱..曾在1911年被日本朝鮮總督府以種種事由拆毀..

興禮門與勤政門間的橋樑..

從橋上拍到橋下與另一頭的景象..昔日這個溝渠作用為何我也不知道,我猜應該是護城河之類的,但是說護城河也未免太淺根本不足以保護..

也因為有這座橋樑,才會讓我聯想興禮門應該是內部大門,入了廣場過了勤政門還有一個廣場才是勤政殿..在這座宮闕中我發現不少獸的雕塑,不僅只橋樑,連樓梯上也能見到,有的獸看得出來是烏龜(應該像中國一樣代表長壽吧!?),有的說實在認不出是什麼東西,上面這個圖,能看得出來是什麼獸嗎?只有橋上的獸我在猜不是麒麟就是獅子,反正一定是吉祥動物..

過了橋之後就是上圖的勤政門..昔日,勤政門除非國家有舉行重要的儀式或典禮時才會開啟中間大門,平時一般文武百官都是都是從兩側的門通行..

上圖這一棟建築物就是勤政殿,殿前的大廣場兩側一排排的石牌代表文武百官的官階位置,越前面官階越大..勤政殿被韓國列為第223號國寶,為五間五進,屋頂為歇山重簷式,又稱為「法殿」,是朝鮮君王舉行對中國些禮儀(如皇太子千秋節望宮禮、拜表儀、為皇帝舉哀儀等)、朝賀儀式、王世子冠禮、國王納妃禮、冊王世子禮、王世子納嬪禮,以及召開養老宴、飲福宴等宮廷宴會時的地方..另外接見外國使臣也在勤政殿裡進行..

殿前廣場上,有品階石在左右兩側,文官屬東側,武官則是西側,並依照階級高低排列..上圖的石牌就是品階石,一開始是從石牌上頭所刻的漢字來猜,因為看不懂下面的韓文說明(完全無英文、無日文、無中文,而且導覽摺頁也沒寫到這一處)..後來查到資料發現跟自己猜測的完全一樣..

在勤政殿這邊恰好遇到一對新人身著傳統韓服拍結婚照..(應該是吧!?)

勤政殿內部,中間高在上的位子當然是皇帝聽政的座位,旁邊兩側紅墊子部分則是大臣們的位置..古裝韓劇演到有關皇室部分的戲都可以看到..

往大殿的階梯兩旁扶手上,一樣都有獸的石雕像,只是看不出來是什麼樣的獸..

勤政殿外的窗櫺,接合是以鐵件接合..這些鐵件是不是後來仿古式予以補強這我就沒研究,畢竟我不是來考古,也沒那個能力判斷..

出了勤政殿就是通往思政殿的廣場,往思政殿還要經過一個「思政門」才會到達思政殿,這邊的宮闕都是一門一殿,很規律的幾何形..

思政門近拍..中間的門比兩側高,代表崇尚的地位..

思政殿位於勤政殿的後方,是朝鮮君王與臣下平日商議政事、討論國事的地方..

位於思政殿東側(右邊)的萬春殿是棟別殿來的,其與對面(思政殿西側的別殿)千秋殿一樣設有暖炕,冬天才不會冷颼颼..

思政殿的左側為千秋殿,是朝鮮世宗大王與眾學者們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所以聽說世宗從窗戶看到外面,然後用一些圈圈、槓槓、框框的文字,原來就是在這裡產生的..

在思政殿正對面有一排「字庫」,由左至右分別為:月、日、荒、洪、宙-(出入口)-宇、黃、玄、地、天,共計10間字庫..

這就是各字庫的近照,每一間字庫都一樣..這間是「玄字庫」..

這是萬春殿左側一排的房間,不知誰曾在這裡居住.. 

這是千秋殿右測的月中堂及福善堂..

因為沒有導覽手冊所以只能亂亂走,有很多地方沒看到,一看到門就闖出去,結果到了另一個地方...

這是宮殿外的庭院,左手邊是慶會樓,這條路上有好幾個小門分別進入不同的殿、宮、堂..

連絡殿內外個通門的屋頂形式..

連絡殿內外的通門..


上圖這座慶會樓,是一2層建築,東是含弘門,西是天一門,是朝鮮君主招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的閣樓,也會在這裡舉辦殿試..建築物屋頂形式為歇山式,底層則用24根石柱架空,面闊七間進深五間..

景福宮有英、日、中三語的導覽員,但是是固定出發時間的..經過時無意間聽到中文解說員正說著很多人到慶會樓時與慶會樓合照,回去買樂透都會中獎,而且機率很高,幾乎都是中大獎..聽到這一點,起初有點半信半疑,但是又不好意思請人幫忙拍(因為太想中頭獎這樣就免上班了)..最末還是拿出建築人的精神,把思緒放在建築物還有景觀上比較實際些..

慶會樓的歇山屋頂,屋頂邊的7隻吉祥獸裝飾..

 

遠處為集玉齊一帶,遠處那座山應該是北岳山吧!?

 

慈慶殿及清讌樓..慈慶殿是王大妃、大王大妃等宮中女性長輩住的地方..

晃了一圈後,其實不難發現韓國古代建築受中國影響,現在不是探討抄襲或誰先發明之類的問題,這都是幾百年前的歷史因素..因為唸過中國建築史,不難發現景福宮內的各宮闕的屋頂幾乎都是「歇山」或廡殿」形式,其他的古蹟也都差不多..

據導遊朋友說,要繞完整個景福宮,最少必須花上一兩個小時,但是因為不好意思讓不想參觀的人在外頭等太久,於是打包票盡量會在一個小時內整個拍完,只花40多分鐘就粗略逛逛,沒有整個逛透..正確說,是因為沒有導覽圖所以不知道自己到底逛到哪裡,然後在裡面就像走迷宮一樣隨便走都是一個新的地方,完全走不出來,等到拿到導覽後才發現自己亂竄都竄得差不多了,只差後面一部分..

迷路時,正在找興禮門方向的我無意間看到的樹,修剪得很美所以拍下,暫時忘了自己還在找路中.. 

遠遠那棟塔型建築物是「國立民俗博物館」..本來想走去看看結果發現還要再繞出去,再看到那多麼多的階梯,最後放棄,還是遠遠拍就好..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塔形屋頂,應該算是重簷攢尖式的屋頂,旁邊的建築應該是懸山式的建築,沒有靠近看,所以只能這樣判斷..

20081013--16景福宮-06興禮門-表演百官進場)

最後來場一開始沒有po出來的文武百官進場表演吧!當作景福宮的endding..

出了景福宮走一段路沒多久,又看到一個古蹟,外石牆刻著「萬歲牆」,裡面的小亭上頭匾則掛著「紀念碑殿」..它究竟是不是古蹟,根本沒有答案..好稀微的古蹟之旅啊!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首爾 景福宮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