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便開始日本最後一天的旅行。這幾趟日本遊幾乎都是以古蹟為主,不是古建築就是古道。留點餘味等下次再嚐,是給自己未來再造訪的一個好藉口,如果只要聽到有人說「妳上次不是已經去過○○了?」至少還可以反駁一下:「那裡幅員廣大所以沒玩完!」。

拿著地圖開始跑橫濱,本日行程的交通皆是靠自己的「雙腳」,這一天天氣晴朗所以一直頂著大太陽四處奔走,差點沒中暑昏倒。踏上本日的旅程一開始就下猛藥,不停地爬坡、爬樓梯,不停地下坡、下樓梯。上圖這段階梯,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已經爬了一小段,趁著喘口氣補充一下水份時拍的。我們要到頂端去,從山手西洋館-「外交官の家」開始本日的橫濱之旅。

走進「外交官の家」的花園,首先吸引我的不是建築物主體,而是花園裡的花。怎麼會那麼美!

上圖是橫濱重要文化財「旧內田家住宅『外交官の家』」,上圖左下是「外交官の家」入口。「外交官の家」是明治時期擔任紐約總領事及土耳其特命全權大使等的外交官內田定槌氏的官邸,為一棟2層木構造建築,其建於明治43年(1910)。設計者J.M. Gardiner原是一位以美國教師身分來到日本,之後便以建築師的身分活躍於日本。「外交官の家」原建於東京都渋谷區,平成9年(1997年)內田定槌的孫女將這棟建築物贈送橫濱市,於是將建築物併同義大利式庭院一起移築至橫濱現址,並於同年被指定為國指定文化財。

上圖上是「外交官の家」的大花園,圖下中是餐廳,圖下右則是欣賞花園的起居室。我喜歡這間可以邊欣賞四季變換邊喝茶聊天的起居室,可惜自己從未在類似空間悠閒地渡過一天,此時也只能憑想像某群貴婦們此刻正在這裡喝茶聊天。

「外交官の家」的義式庭園拍攝的建築物全貌及部分庭園,美麗又溫馨的感覺,多希望能在這裡生活啊!不過再看看那一大片庭園,如果要保持這種美麗舒適的模樣,就必須得努力維持,懶人一枚如我閃過「維持」這個念頭後便立刻清醒回歸現實,還是純參觀欣賞就好,雖然內心依舊心癢癢。

上圖是「ブラフ18番館」,上圖右上是整棟全景,右下為客廳,左為餐廳。「ブラフ18番館」是在關東大地震之後於山手町45番地重建的外國人住宅,二次大戰結束後,其所有權便歸於天主公教橫濱地區(現天主教橫濱司教區),到平成3年(1991)為止都是作為天主教山手教會的司祭館使用。「ブラフ18番館」是一棟2層木構造建築物,因建築物的結構體於平成3年(1991)贈予橫濱市,因此便將建築物主體移築至「外交官の家」的義大利山庭園內,而建築也重現了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這段期間(也就是關東大地震的震災復興期)外國人生活住所的樣貌,於平成5年(1993)開放民眾入內參觀。

由於係位於「外交官の家」的庭園敷地內,所以可以從庭園直接前往。走到「ブラフ18番館」旁的小花徑突然看到這上圖這樣一撮撮被打結的草,不知道這些草要打上結的原因,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當下搞笑地問朋友:「這可能是等一下要被賣到市場上的蔥吧?」

因為算是至高點,所以拍得到一小段横浜Bay Brigde及横浜海洋塔。那座横浜海洋塔就是下次再遊横浜的藉口啦!因為這次沒能排進行程裡。

「外交官の家」及「ブラフ18番館」都是在横浜中区山手町16,很山上。手拿到的觀光地圖上標示附近還有一個横浜市認定歴史的建造物「山手76番館」,於是我們就在附近一直繞,最後卻迷路。在山坡地迷路很累,因為要不停的上坡下坡,這讓自己想起去年在澳門也是這樣虐待自己,走到爆想哭的。雖然當時很累人沒錯,不過之後回想起來卻覺得這種回憶才是最棒(果然有自虐傾向)。最後依然找不到目標物,那就下山到別處逛逛吧!

日本的街道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總能在路邊,特別是山坡地裡看到粉淡紫藍的鳶尾花,它總是不爭豔,靜靜地待在路邊。

横浜的下水道人孔蓋,上面的圖案就是地標之一-「横浜ベイブリッジ (橫濱Bay Bridge)」,所以一看就知道這是橫濱專屬。

下山後走在街上突然瞥見這一間「横浜厳島神社 (嚴嶋神社)」,因為不需要爬高高的階梯,於是跟著朋友進去參拜一下(朋友真的逢神社必參拜啊!)。

橫濱嚴嶋神社是鎮守橫濱村的神社,主要祭祀宗像三女神-「市杵島姬尊」、「多紀理姬尊」、「多岐都姬尊」。神社旁還有著上圖這兩處小神社(正確名稱不知道),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有一下子時間拍空景,因為在假日裡前來參拜的信眾還蠻多。神社原本是位於同被稱為「海灣砂洲上的貧窮村」橫濱村的最前端-「洲干島」,所以那時神社名為「洲干弁天社」。其創設於治承年間(1177年~1181年間),因源賴朝從伊豆國土肥(現在的靜岡縣伊豆市)納奉建立而傳入。後來足利氏滿奉納了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太田道灌重建社殿,德川家光則賜予該神社朱印。明治元年(1869)時因街區擴大工程,所以才將當時的洲干弁天社遷移至現在的橫濱市中區羽衣町,同時將社名改為現在的「橫濱嚴島神社」。

逛著逛著後來看到路邊的告示牌才知道已經走到了元町仲通り(元町仲通)了。此時已是早上差幾分11點,店家們這才陸續開門營業。大部分的店家做的是高級外來貨買賣,由於朋友特地送我的牛奶糖買得太多,所以非得再買個袋子把它們扛回台灣不可(背包客的包包不夠大),因此在邊看景點邊尋找適當的袋子時才發現這一帶賣的包包真是貴得令人嘖舌(好吧!我承認是我窮困)。

元町仲通り旁的小巷道。

竄出另一條「專賣高級貨」的街道,整條街充滿濃濃的歐風,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歐洲一樣;不只是因為建築物風格,一路上遇到的決大多數都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上圖這一間是專賣「好昂貴鐘錶」的鐘錶店,因為牆角上掛著看似所費不貲的「會轉圈圈跳舞」時鐘,現在時間10點55分。不知道整點時它會不會突然唱起歌報時。

從「高級商店街」(因為不知街名,所以只好憑感覺隨便幫它取個好記名)走到底再拐一個彎,便會來到這個名叫「額坂 (ひたいざか)」的地方。「額坂」的這個坂跟函館所看到的坂道完全不一樣,函館的坂道在下坡時,總覺得雙腳很難煞車會一直往下衝,而額坂卻是階梯狀,所以多了許多緩衝區。是說,走下很多有點斜度的階梯平台其實跟下坡差不多,一樣容易讓人雙腿抖到不行。

走下額坂之後沒多久,便看到上圖這戶綠色斜屋頂的建築物,待靠近一看這不是我們之前拼命找卻找不到的「山手76番館」嗎?原來是在這裡啊!果然老天爺仍有眷顧著我們,真是太幸運啦!

若要簡單敘明「山手76番館」跟額坂的位置,它就在元町公園西側,所以要到一睹「山手76番館」廬山真面目的話只要先找到元町公園就好辦。「山手76番館」建造時間不明,只知其約為昭和時代初期的建築物,綠色帶著銳角式的斜屋頂是它的特色。橫濱的觀光網站並無它的相關介紹,不過在門口倒是有一個銅色牌子標示它是「横浜市認定歴史的建造物 (橫濱市認定歷史建築物)」,銅牌上的「2001 横浜」,個人猜想應該是在2001年時認定的。「山手76番館」目前並不是公開讓人入內參觀的景點,所以只能在外面看它的外觀,另外它亦未列入山手西洋館的網頁介紹。

這一區域應該就是山手町吧?因為這一帶西洋式歷史建築物門口都掛著「山手OO番」字樣門牌。沿著「山手76番館」前的道路直走,在某個轉角處遇到一直從樹叢裡鑽出來的貓,牠正在左顧右盼著,非常地小心翼翼。

上圖這一棟也是山手西洋館之一「ベーリック‧ホール (旧ベリック邸,Berrick Hall)」。「ベーリック‧ホール」是英國貿易商B.R. Berrick的邸宅,設計於昭和5年(1930)。在二次大戰前一直都為住宅使用,昭和31年(1956)由遺族捐獻給天主教會,一直到平成12年(2000)都作為St. Joseph國際學校寄宿舍使用 。「ベーリック‧ホール」是現存二次大戰後的山手外國人住宅中規模最大的西洋住宅建築,該建築的設計者為美國籍建築師J.H. Morgan,目前在日本尚有他當年設計的建築物如山手111番館、山手聖公會及根岸競馬場等。

建築外觀的拱形門窗(特別是三連拱的玄關處)、內部空間及下圖的小孩房等都是以當年的狀況予以修復,在建築學上價值很高的一棟建築物。平成13年(2001),橫濱市政府為元町公園擴增區域而徵收「ベーリック‧ホール」的建築基地,宗教法人天主教瑪麗亞會便將建築物贈予市政府,經過修復、整建等工程,直到平成14年(2002)才開始公開讓人參觀。

看到這間小孩房後不禁感歎,果然是貿易商的家,連小孩房都比我家的客廳還要大。

「エリスマン邸 (Erisuman)」(上圖)是山手西洋館中唯一現址不在山手町而是在元町的西洋館。「エリスマン邸」就夾在「ベーリック‧ホール」與一條小路之間,是瑞士籍蠶絲貿易商社Sebel Hegner商會橫濱公司總經理Fritz Erisuman的邸宅,大正14年(1925)~15年(1926)建於山手町127番地,由有「現代建築之父」之稱的Antonin Raymond所設計。當初設計的是一棟2層木構造附有和風別館建築,其屋頂、外牆面、煙囪、陽台、開窗等外國建築形式皆在此建築物充分呈現,顯見設計者受他的老師、也是世界建築大師萊特(知名建築作品落水山莊即出自其手)影響至深。

昭和57年(1982),為了高級住宅工程而把「エリスマン邸」解體,但之後在平成2年(1990)的現地(舊山手居留地81番地)又再度呈現於世人面前,一樓附有暖爐的接待室、餐廳還有可眺望庭園的玻璃房(上圖建築物的右角)都原汁原味重現,不過現在建築物有部分空間被挪用為小咖啡館。由於整棟建築被許多樹林所包圍著,所以很難拍到建築全貌,參觀完內部後才又選擇在這個地方拍攝。當寫這篇旅文上網查有關它的歷史典故時,才發現原來官方網站也是從這個角度拍,只差官方網頁圖片左邊的樹並沒有像我拍時已茂盛到足以遮住陽光。

在「エリスマン邸」的斜對面並沿著山手本通而建的西洋式建築物即是上圖這一棟「山手234番館」。「山手234番館」是大約在昭和2年(1927)時由民間公司在現址上所建以外國人為主的公寓,且是為了關東大地震之後離開橫濱的外國人再度回來時所重新建造,建築物的設計師則是與隔壁的「山手89-6番館 (現在的『えの木てい』洋菓子店)」同一位-朝香吉藏。當時的公寓的設計係以囊狀玄關為中心,4個同型住宅單元則以對稱方式平均與玄關處相連接,上下重疊而成,每間都是3房一廳(客廳跟餐廳)一廚一衛。另外,由於「山手234番館」的設計完全採用了西洋式建築的所有元素,例如上下開關式窗戶、外推式的百頁窗、煙囪等,所以是關東大地震災後的典型西洋式建築。

興建完成後,曾經由二次大戰後派駐日本的美軍接收管理,一直到昭和50年代期間都是作一般公寓使用,平成元年(1989)時,橫濱市政府才以「歷史景觀保護」為目的取得該棟建築的管理權,同時於平成9年(1997)開始進行保護修建工程,平成11年(1999)才正式對外公開入內參觀。

上圖係與「ベーリック‧ホール」一樣同出自美國籍建築師J.H. Morgan之手的「横浜山手聖公会 (橫濱山手聖公會)」,與山手西洋館相鄰。橫濱對外開港之際,為了居留於橫濱的聖公會教徒於是開始建造了「基督教城」,並於文久3年(1863)時在橫濱居留地105番地(現在的橫濱中山區山下町105番地)完成初代教堂的興建。明治34年(1901),教堂遷移至現址(山手町235番地),並由英國籍建築師建造第二代教堂,不過第二代教堂在關東大地震中倒塌毀損。目前所看到的教堂是關東大地震後歷經7年時間重建的教堂,所以是橫濱山手聖公會的第三代教堂,不過第三代教堂曾於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因橫濱大空襲時被戰火燒毀聖堂內部,不過戰後2年(1947年)便修復完成,從此便開始了日語會眾制聖公堂的橫濱山手聖公堂,同時成為奉獻、祈禱的場所。

上圖是「山手資料館」,建於明治42年(1909),是橫濱市內僅存的和洋折衷式建築,是橫濱山手町裡的西洋建築群中少數異於其他西洋館的建築物。明治末期,「山手資料館」原是在北方村(現在的諏訪町)經營牧場的中澤先生蓋在牧場裡的西洋式住宅,原本的中澤宅邸為日式宅邸,而這棟洋館則為其附屬建築物,因為都是由日本人打造施工(未有外國人參與設計施工),所以令人有些許驚訝;不過幸運的是,它在關東大地震中毫髮未傷。二次大戰後,這棟西洋館雖曾被派駐的美軍接收管理,不過沒多久即歸還,但在進入昭和50年代時為了建造公寓又把它給拆毀。當時橫濱10番館的所有人本多正道收買了中澤的西洋建築部分,所以在昭和52年(1977)時將這棟西洋館移築至現地。「山手資料館」目前也是「横浜市認定歴史的建造物」,有機會到橫濱一遊的朋友千萬別忘了來看看這棟由日本人親手蓋的西洋建築物。

上圖是「山手資料館」的庭園,圖中這棵樹是在埼玉街道上一直看到的「花水木 (ハナミズキ)」,當時叫不出名的植物卻在橫濱山手資料館裡得到解答,跟朋友兩人還不約而同地驚呼:「原來這就是花水木啊!」

樹梢上掛著的花沒幾朵,不像在埼玉時看到的是滿開著。當風一吹,花瓣飄落時的美麗其實一點也不會輸給小巧櫻花,花瓣雖大,但一點兒也不顯突兀。

上圖為「獅子頭の水道共用栓 (獅子頭水道共用栓)」。明治中期,將這個水道鑄模從英國送到橫濱,於是便開始製造這座日本最早的共用水道。而這座名叫「ライオンの水道 (獅子水道)」即為許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難能可貴的歷史文物。

上圖為「横浜外国人墓地 Yokohama Foreign General Cemetery Superintendent's office (橫濱外國人墓地監管者辦公室)」,墓地就在旁邊而已。很好奇為什麼「外國人的墳墓」在日本可以是一個觀光景點,難道「外國人」就不會有鬼魂亂入嗎?(純粹個人無聊的瞎想)

橫濱市的外國人墳墓區計有3處,但以「橫濱外國人墓地」較為有名。19~20世紀半這段期間,計有40餘國人4,400多位外國籍人士葬在此地。嘉永7年(1854),一位在橫濱港靠港的美國海軍羅伯特‧威廉因在艦町甲板上不小心從艦艇揚帆的桅杆處掉下來身亡,當時培里(就是讓日本橫濱及函館開港的那位美國堤督)希望將他可以葬在看得到海的地方,便向當時位於橫濱村的佛教寺院「增德院」要來院內的一小部分土地安葬威廉先生。後來其他過世的外國人也都葬在那附近,到了文久元年(1861)便指定這一區為外國人專用墓區。

是說,西洋墓碑總是有著許多文藝雕刻,怪不得總會吸引一堆人參觀,此刻已被太陽曬到發暈的我壓根沒注意到「Cemetery」這個字,也還好因為人太多不想大熱天人擠人所以沒進去,否則還真不知道自己會否跟這些作古已久的亡魂來個第幾類接觸。

「横浜市イギリス館 (横浜市英國館)」是在昭和12年(1937)由上海大英工部總署設計,在現址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構造的2層建築物,當時主要是作為英國總領事公邸,而這座領事館在東亞地區的駐外領事館中,可說是首屈一指的一棟。

昭和44年(1969)時,橫濱市政府取得「橫濱市英國館」的所有權及管理權,並將一樓大禮堂部分作為音樂廳使用,二樓集會室則改為會議廳使用。另外,平成14年(2002)開始二樓展示室的復原工程,將這些展示室恢復為原本的寢室空間,再對外開放參觀。

在横浜市英國館附近有一往海港邊看的瞭望區,這是在那邊拍到的横浜Bay Bridge,真可惜停留在橫濱的2晚都沒拍成清晰的夜景。

位於英國館南側的噴水廣場,噴水池上青銅色的裝治,很是古典優雅。

「山手111番館」(上圖)是這次山手西洋館巡禮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官網的7個加上有1個沒列入官網的全都跑完了,朋友果然很厲害,順利地帶我全部逛一圈,而且完全沒漏失。

位於英國館南側、夾在噴水廣場之間的西班牙風格西洋建築,就是「山手111番館」。鄰接ワシン坂通り(華盛頓坂通)的入口處,則是一片綠意盎然的庭園。大正15年(1926),有位美籍人士Mr. Ruffin居住在此,而建築設計者則是同為「ベーリック‧ホール」設計者-J.H. Morgan。從正門玄關處設計成一「三連拱」意象,不過這裡並未設置天花板反而將其呈現為「涼棚」的模樣,令人有驚豔的感受。

大正9年(1920)到日本來的Morgan在橫濱的中心地區留有許多建築作品,這棟「山手111番館」可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橫濱市政府於平成8年(1996)取的基地的所有權,之後建築物也寄贈予橫濱市政府保存,修復工程並於平成11年(1999)完成後始開放民眾入內參觀。建築物內部目前多使用於展示及咖啡廳經營,造訪當日剛好正展覽婚紗及婚禮的相關用品。

(上圖下右是餐廳,上圖下左是入口大廳,與圖下中剛好有婚紗展覽)

上圖是橫濱特有的觀光巴士,只是我們連一趟都沒搭,因為徒步才容易看到想看的事物。反正無緣搭,所以拍下它的倩影也好。不過,這輛巴士也太酷了吧!

朋友正忙著手機上網查中午的午餐,很忙;

我看著四週有什麼奇怪的景色,也很忙。

只知道這裡是「港の見える丘公園」其中一隅,後來才查到這個跟廢墟沒兩樣、又像是軍事重地的地方原來是「フランス山‧旧フランス領事館遺構 (法國山‧舊法國領事館遺跡)」(上圖)。橫濱「港の見える丘公園」有個法國山(フランス山),文久3年(1863),為了防衛在橫濱的居留地安危,英國還有法國等軍隊便在這一帶駐軍,所以在「港の見える丘公園」的中麓一帶就稱為「法國山 (フランス山)」,山頂一帶則稱為「英國山 (イギリス山)」,其他還有「美國山 (アメリカ山)」、「義大利山 (イタリア山)」,不過卻未見有「荷蘭山 (オランダ山)」,或許是因為即使橫濱都開港了,但荷蘭仍是以長崎的根島為主要貿易港口。

舊法國領事館建於明治29年(1896),在關東大地震時曾被震毀,之後於昭和5年(1930)進行重建工程,當時的領事館重建計畫則是由瑞士籍建築師Max Hinder所設計,不過法國領事館仍在昭和22年(1947)因火災而燒毀變成現在所見的廢墟模樣。法國領事館遺蹟旁建有一座風車,不過這座風車並不是初建造時的那一座。明治29年建造法國領事館時便設有這一座風車塔,其主要目的是汲水用。這座像廢墟的領事館早已風采不再,但它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仍值得後人去開採,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樣隨意走走看看,然後又有眼無珠沒注意到它的價值所在,檢視自己所拍的照片,竟然僅只這麼101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橫濱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