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館
從津輕三味線會館到太宰治故居斜陽館只有3分鐘腳程的距離,僅參觀斜陽館的話只需入館費用500円,與津輕三味線會館的共通券則是900円,端看個人的選擇。因為沒時間到有三味線表演的餐廳邊享受美食邊聆聽三味線演奏,沒辦法,總是一人旅的我,時間老掐得緊,真正重點在於旅人荷包太貧乏,旅行中一切消費盡量節省。
斜陽館(上圖),太宰治生長的故居。老實說,我不怎麼喜愛這位滿腦子灰暗思想、憑著一張俊俏臉龐便吸引愛慕他的迷姐迷妹們跟他一起自殺的厭世人。若他活在現代,或許會被貼上「廢材」標籤也說不定。因為自殺了4次都沒事反而是愛慕他的女人魂歸天,也不好好思考老天留他下來的旨意還死意堅決。
金木町是太宰治的出生地,因此從車站為起點,隨處皆可看到太宰治相關的小說立牌。像上圖的是「苦悩の年鑑」,於昭和21年(1946年)初出版的小說,內容引用舊作「思い出(追憶)」還吐槽民主主義,一一列舉出他所認為的歷史,是一篇傾吐他對二戰後世態感到違和感的文章。苦悩の年鑑①的立牌位於斜陽館圍牆外離入口沒多遠,對太宰治小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湊齊,就像玩尋寶遊戲一樣,個人是湊齊「走れ!メロス」這篇,因為是日文課講義之一所以比較親切些。
太宰治紀念館「斜陽館」由來
太宰治故居「斜陽館」建於明治40年(1907年)6月21日,2層入母屋造的木建築,是由父親津島源右衛門(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親自打造這棟金融店舖兼住家的宅邸。二次大戰後於昭和25年(1950年)轉賣給當地旅館經營者角田氏,當時便以併設太宰治文學館名義改成旅館經營,旅館名就以太宰治小說「斜陽」命名,來投宿的旅客大多數都是太宰治迷,因為裡面有太多太宰治相關文物保存其中,不過昭和50年(1976年)時所有權人已改成黑瀧氏夫妻所有。平成元年(1989年)5月9日舊金木町指定斜陽館為「有形文化財」,並於平成8年(1996年)時買下產權,次年底進行修復工程,直到平成10年(1998)年才以「金木町 太宰治紀念館『斜陽館』」營運,開館後沒幾個月就被青森縣指定為「縣重寶」,之後才在平成16年(2004年)12月10日正式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太宰治在小說「津軽」中也曾描寫自家宅邸的故事(上圖左半段即是小說片段),今日,這棟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仍被維護得很完整,當看到木地板或天花板被擦得晶亮如鏡,就不禁佩服日本人對於歷史建築的尊重與用心。
參觀像這一類的歷史建築物,入內時一律得脫鞋以確保鋪設的木地板、褟褟米不會被鞋子或腳底灰塵給弄傷。或許是沒有足夠空間擺放參訪者鞋子之故,因此裡面擺了個大木箱吊著塑膠袋,所有的參訪者必須把自己的鞋子放進袋子裡拎好,等離開室內空間時再穿上鞋子,塑膠袋放入大木箱內回收,供下一個人使用。
上圖右側水泥地一帶的空間稱為「土間(どま)」。日本人進入屋內有脫鞋的習慣,但把鞋子脫在入口處既難看也造成他人麻煩,因此「土間」的設置就很重要,它是室內外的過渡地帶,就現代用語解釋其實就是「玄關」,脫、穿鞋的地方。
座敷(客廳)
板の間(褟褟米12點鐘方向是「元台所跡(原來的廚房)」
一般日本傳統住家空間規劃是土間→板の間(僅舖設木板的空間)→畳部屋(褟褟米房),其中木板房都是用於行走空間,而鋪有褟褟米的部分多是寢室,北方一帶會在圍爐裏周圍鋪設(因為要席地而坐),有錢人家則有起居室(客廳),裡頭也全鋪設褟褟米。
由於一開始津島家舊宅是店舖及住家兼用的建築,後來被他人買下作為太宰治文學記念館兼旅館使用,猜想使用空間多少都會有些變更。以現況看到的廚房的爐灶位置再對照於書面導覽的平面圖,多少能看出一些端倪。現場設有專人導覽,因為自己的聽解能力不若當地人深怕會擔誤流程,再加上拍照需要些許時間不好讓人等,所以都是走到哪剛好遇上就聽到哪。
浴室跡
台所(廚房,但非平面圖的「元台所跡」)
板の間
太宰治紀念館的「板の間」有北國常見的「圍爐裏(囲炉裏)」,冬季天冷圍著它吃飯聊天才不會冷。第一次坐在圍爐裏旁喝茶聊天是在2012年底跨2013年的過年,新潟縣越後湯澤那帶的一家民宿。上圖圍爐裏旁的褟褟米表示座席區域,褟褟米是冬暖夏涼的好物,可惜不適合濕度高的台灣,因為容易長蛀蟲,除非除濕工夫要足。
穿藍色上衣的就是導覽員
地下收納庫,天然冰箱
元台所跡(這個房間是舊島津家的廚房位置)
通往2樓的樓梯間(不能使用)
小間(太宰治誕生的房間)
明治42年(1909年)6月19日,太宰治就在這間小房間裡誕生,而這裡明明是姑姑的房間,當下卻被當成產房。
太宰治曾在以「六月十九」為題的隨筆中提及有關這間房間的故事,解說牌有摘錄片段。另外,這是太宰治與姑姑きゑ還有4位堂姐一起生活、有著深刻回憶的小房間,太宰治的母親在產下他後身體一直不好,所以太宰治是由姑姑帶大的,也難怪他會有「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對於我的出生我很抱歉)」等之類的名言(對姑姑不好意思吧,我猜)。這間房間也可說是太宰文學的出生地。
二樓走廊
座敷(大広間)
「座敷(大広間)」,是接待客人大客廳、宴會廳,依津島家的家業及富有程度,在家裡設有這麼一個處所一點也不意外。這間座敷以18疊(1疊約0.5坪)的佛室為中心、2間15疊的座敷,以及1間15疊附有圍爐裏的茶室等4間和室所組成,太宰治父親源右衛門常常在這個總計63疊的大宴會廳裡舉辦宴會,如此金碧輝煌超有派頭的建築,卻在太宰治的「苦悩の年鑑」裡被形容成「父親建造了個大房子。沒有任何風情,只是大而已。(略)」呃~是有多不喜歡自己的家啊?
津島家的佛壇
店(金融業店舖)
這間西洋式空間是「店」,據說最盛時其有300多個佃農,而這裡是佃農跟帳場(就像餐廳、旅館櫃台結帳的地方)商談的地方。
連階梯都打造得如此精彩。
我很喜歡這一條走廊,即使豔陽照射過來會有點刺眼但還是覺得美。
襖絵(這間房間展室主題)
襖(ふすま)是和室隔間,像太宰治這樣的有錢人家和室隔屏當然不會僅是單調白白一片,一定會請知名人士畫上有意義的畫作,而這些和室隔屏上的畫作就稱為「襖絵(ふすまえ)」。這間襖繪皆出自真野曉亭(1874年生~1934年歿,本名真野八十五郎,出生於東京的明治時期知名畫家),從右而左以四季風情為主題。
洋間
受到明治末期及時代的風潮,斜陽館內的空間設計採和洋折衷方式,樓梯、店舖及這間西式房間就是以西洋風為主。說明牌上張貼的白紙記事,是在修建斜陽館時被發現貼在牆下,也因此發現許多明治時期的證明文件。
書斎(母の居室)
上圖這間房間據說是太宰治母親夕子的房間,不過太宰治的二哥英治卻把媽媽的房間稱為「書斎(書房)」。哥哥在每年暑假的時候召集弟弟們的集合地,或者朋友來訪也一樣帶到這間房間來讀小說、吃點心什麼的,根本小孩子的活動空間了。
這間和室在旅館時期稱為「蘭の室」,和室隔屏的襖繪全是舊體詩(漢詩),早在成為旅館之前就已存在。從右至左算第三首漢詩「兼葭綠老滿陂塘 秋社村園野飯香 風峭客依初欲冷 砧聲斷續響斜陽」,其中「斜陽」一詞是太宰治從小就已看習慣的,所以太宰治的小說「斜陽」還有旅館名「斜陽館」都採用這個詞,據說有太宰治迷甚至將這間房間暱稱「斜陽房」呢!
主人室
太宰治父親津島源右衛門還有大哥文治曾使用過的房間。雖然大哥後來因結婚的契機在金木町另外再建蓋新屋後搬出去住,不過父親過世後就又搬回來,便住在這間房間裡。
金襖の日本間
金襖日本間在太宰治小說「津輕」裡的其中一節有表現出太宰治內心世界:「兄弟間保有怎樣程度的禮儀,還有如何相處融洽不拘泥比較好,至今我仍不是很了解。(略)」因為是家中排行第10的小孩,跟兄長們歲數也相差太多,所以不了解與兄長的相處之道,以前多胎家族的么兒么女似呼都有這等煩腦。欲瞭解太宰治對家族的情感,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略知一二。
襖絵
另一間房的「襖絵」。「襖絵」上方掛著富士山畫。一開始以為因為是在青森所以應該是青森的富士山-「岩木山」,聽到導覽員說明才知道原來是富士山,一切都是自己多想的。
茶の間と常居
這一間是「茶の間(ちゃのま)」,是津島家族吃飯喝茶聊天的地方,再過去一樣有圍爐裏的那一間則是「常居(じょうい)」,是家族一直聚在一起的地方,算是津島家的喝茶閒嗑牙的房間。有錢人就是任性,同性質的空間總是要多設幾間(可能有分類吧?)。總覺得「茶の間」和「常居」根本一樣,只是前者比較大間,後者規模比較小,莫非前者是大人使用,後者則是小孩使用?
依然在跑的老時鐘
隔間上方的木隔板也很精彩,這是富士山,導覽說,島津源右衛門對富士山有特別的情感,所以不管畫作或隔間頂部隔板有的是以富士山表現。在參觀時可以多觀察室內各空間所有隔屏上的畫作及雕刻,都有其意義存在。
茶の間
常居
常居裡的櫃子很特別,導覽員要她導覽的訪客(一對夫妻)猜猜是什麼作用,原來是放餐具的櫥櫃,每個抽屜櫃子都放著不同的器皿,真是講究。
斜陽館的參訪也在此告一段落。
終わ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