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建築物的特殊造型,趁著還是試運期間,跑了一趟蘭陽博物館..像從土地長出的單面山,連戶外的一處處花台,還有博物館的簡介,全都與建築物造型相輝映..


蘭陽博物館位於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3段750號,搭著往花東地區的區間快車,在頭城站下車,往烏石港的方向走20分鐘便可抵達..這是資料的顯示,因為每個人的腳程不一樣,頂著大太陽走,還是挺累人的..我的交通還是大眾運輸+走路,身為一個不會開車或騎摩拖車的苦行背包客的我來說,已經習慣了..


交通整理:台鐵宜蘭花東線(頭城站)→直走民鋒路左轉開蘭路(或民鋒路左轉纘祥路接開蘭路)→經過頭城國小再直走接北部濱海公路再直走即達陣



喜歡搭火車旅遊是因為沿途風光可以洗去一個星期的繁忙惱人事..從來沒搭火車走東海岸路線的我,第一次搭火車走北海岸線,算是往後到花東地區的預習..陽光灑在海面上閃閃發光,那是老天賜給大家的金幣..



即將抵達頭城站,經過某個港灣,遠處還有龜山島像是巨大海龜在海上愜意地游著..



走出月台到候車室,與月台間還是昔日鐵柵欄式的分隔..天花板的風扇是記憶中的車站大風扇..看火車站,也是我愛追火車的原因之一..



跑平溪支線時就曾經拍過這位大頭站長,每每看到大頭站長都會忍不住再和他留一次影,因為不同車站嘛!!這也是小天使的怪習慣之一啦!!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加上看起來不怎麼青翠的山巒,那不是我的重點..我的重點是火車站..火車站被前面的大風箏給遮掉一些些,因為宣導宜蘭童玩節跟海洋加年華..OK!!蘭陽博物館的老故事巡禮之旅開始啦!!



走到開蘭陽路上,會先經過開蘭陸橋..小天使的阿法350鏡頭竟然在拍下這座陸橋後給我出事..還好勉強能撐回台北去



過了陸橋再直走就會看到也是頗有歷史的頭城國小..這所小學前身是宜蘭日語傳習所頭圍分教場,創立於民國前14年(1898年)..不過只有校門是歷史古蹟,但也不是挺古老,因為未達百年..



圍牆上還有洗石子的梅花,依這個以往的共同校徽-梅花來看,這校門是在光復後重建的,日治時代哪來的國花啊!!就是這樣走走玩玩,只有苦行僧式的旅行,才會發現身邊的種種新奇事物..



到了蘭陽博物館的園區,看吧!!連花台都是配合建築物主體造型..



往博物館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的旗幟,連斜度都配合建築物主體的斜度..旗幟上的館徽,是噶瑪蘭人木雕的人形圖騰,表示很多宜蘭人均傳承有噶瑪蘭族的血脈,還有蘭陽博物館是由一群熱愛土地的人所造就..



往博物館還要下一段階梯,旁邊是烏石礁遺址濕地,為保存濕地的生態,建築物主體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區域..



階梯的扶手也是用石材堆砌的,這樣的角度,好似回到彰化山上老家一樣..



前面這棟建築物就是蘭陽博物館了,試運只到10月10日,再來就閉館做最後的整理,因為10月16日正式開館..



站在館前望過去就是烏石港舊址,照片中所見到的建築物是烏石港遊客中心,靠近烏石港遊客中心左手邊是「石港春帆」..這一片濕地就是烏石礁遺址濕地..



在入口的旁邊有一道斜角切邊,總喜歡在不同的地方仰望天空,不同的地點會有不一樣的天空..太陽公公透過建築物的斜邊偷偷看我在幹嘛..照完後發現,怎麼旁邊的陌生人都仰著頭看我在拍什麼..



看著玻璃中自己的倒影,拍下正在玩相機的自己,也剛好拍下烏石港遊客中心及坐在濕地旁聊天的遊客..



入口也是這配合建築物主體造型,只能說姚仁喜建築師很棒,小細節都注意到..



進到建築物主體內忍不住一陣讚嘆,透過玻璃天花板看天空,天空與桁架、石材之間,搭配得天衣無縫..



3樓的常設展區利用橫跨的空橋連結



本來想從上逛到下,看到排隊的人多到爆,所以還是先從一樓的展場開始逛..當天有太多旅遊團體,因為建材都是反射性強的石材,加上室內造型不規則,所以音的反射性強,館內的吵雜聲更加吵雜,因為回音太多..



一樓的特展區展出的是「宜蘭生活美學特展」,一入口就是小型賣場,賣著特展的周邊商品..有點小貴..



特展區的玻璃隔屏上貼著很多圖案,忍不住又去搞笑一下..這個小天使坐在書桌前的樣子,腿可是痠得不得了..喬很久才有這樣的照片..



手的位置沒喬好,平常不會騎機車的小天使,做個樣子還失敗咧..搞笑完畢,去看展覽囉!




這個餐桌區是我的最愛,總希望有一天我家的餐廳是這個模樣,還有浪漫溫暖的燈照著!



這個像蛋的吊床也是我的最愛,在裡面躺著,床這樣晃著,一定會甜甜地入夢鄉,絕不會失眠!!


這個特展令我感興趣的就只有幾樣,但是等拍照可是等好久才會有空景,因為遊客太多了!!逛完一樓特展已經過了中午,就到旁邊的伯朗咖啡廳吃個點心充饑,休息一下再準備繼續逛..



吃飯時間遊客變少,這時就是往樓上常設展區的最佳時間..搭著電扶梯從上往下拍..讚!!





往四樓的瞭望區的電扶梯口,天花板一條條的燈管,流下來的燈光就像流星一樣,不知道這個照片有沒有讓大家感受到那個fu..



從四樓的瞭望區往烏石港看去,龜山島清清楚楚立在海面上..



而在濕地的這一區塊,稱為「烏石望龜」..



以前宜蘭居民挑著物品利用淡蘭古道(好像是指草嶺古道)或蘇花古道往來台北做生意..



這裡的無障礙環境不用導盲磚,只用微凸的點點來告示這裡要小心前有階梯..



宜蘭知名的礁溪溫泉及蘇澳冷泉典故在這裡也有介紹..




利用LED燈及宜蘭文物照片拼出來的宜蘭縣地圖..



三樓的常設展擺設著許多昔日蘭陽生活,這些從未看過的景象,對我而言是學習之旅,更是小朋友來參觀學習的好所在..



現在已經沒有這類的推拉門式的電視機..在博物館內擺著這樣的電視機,電視裡播映著從以前到現在有關宜蘭的颱風報導..


接下去逛逛日治時期的西門商街吧!



這是日治時期西門商街的地圖,現在已經物換星移,但是還是可以在這裡享受到昔日的街景..


乞丐


賣什貨(雜貨)的攤販


打鐵舖


米店


挑夫(搬運工)


紅頭師工


賣粉圓


以前的吃小攤的碗


現在在鄉下還看得到的雜貨店(老闆在渡姑咧!)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型蠟像還出聲音呢!唸著可是他們的「專業術語」呢!



鄉下的紅磚屋,外牆還爬著藤蔓樹根,還有青苔..


講到宜蘭頭城就會想到每年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的搶孤活動,這個活動隱含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內函,在這裡知道它的由來典故..





大家合心協力往上爬..



快通過第一關囉..





WOW!!還要再努力往上爬..



最後到了頂端,搶孤勝利啦!!


這裡還展示其他有關二結村開墾土地地籍書、耕地租作的契約書,還蓋有手印,能看到真的是難能可貴..






在蘭陽地區還是有耕作,稻米的耕作是最常見的,所以這裡有一區也告訴大家宜蘭人民耕作的故事..




播種插秧


收割


收割


打穀、曬穀



從這個模型看,就可以知道農村生活的樣子..種稻、養雞鴨鵝...等等..



家裡正廳一定有這樣的桌椅,還有竹藍..很多家具都是用竹子編成的..


以前人民的生活用水大部分是從河邊提水、鑿井、汲水等等方式,蘭陽人的生活用水也重現眼前..






這種汲水器阿嬤家還有,到現在還可以汲出水來呢!



以前鄉村居民都是到河邊洗衣,現在這樣的情景已不多見..可能還有吧!!只是現在很難找到了..


宜蘭有個名產叫「鴨賞」,這裡也有介紹它的產生過程喔!!







宜蘭縣臨海,所以遠洋或近海漁作也是賴以為生的職業..





漁船作業需要的燈..



遠洋作業漁船的體驗,規格與真實的情況一樣,就是讓大家模擬體驗..不過會去體驗的都是小朋友,前面的螢幕就是開船時所見的海上情形..



還有在溪邊用竹筏的漁業工作..



再者,就到海邊的岩石挖蛤蜊類的食物賣或自己食用..


宜蘭編草繩也是挺有名,之前看過行走類的節目介紹過,所以一點也不陌生..但是實際看到還真的是...陌生的很..




蘭陽地區有著多種生態的文化,這裡也展示了生態區的景象..




看完了常設展,往一樓出入口的牆壁有著鮮豔可愛的圖畫..這是我愛的火車之旅呢!




另一面牆..則是文學家黃春明的大作「龜山島」..


離開了蘭陽博物館,還是要去瞧一瞧簡介上所說的烏石港遺址...



這裡就是烏石港遺址..



從烏石港遺址望去的蘭陽博物館及烏石礁遺址濕地,雖然已經熱到汗水淋漓,嘴也渴到受不了,不過看到一片美景還是覺得滿足..



這時突然飛來一隻不知名的鳥,剛好棲息在眼前這棵樹上,牠正眺望著蘭陽博物館那頭呢!


結束了一天的旅程,感覺真是幸福滿滿,雖然頂著大太陽走了三百六十五里路(哈)))



最重要的,我的另一個戰利品-第29個站牌入袋!!


我的第29個站牌


最近看到新聞,還沒開幕的蘭陽博物館已被人破壞了!真是差勁的素養啊!!請大家要愛護文物及有公德心一點,不要讓外人笑我們沒水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松尾香蕉 的頭像
    松尾香蕉

    鐵旅女士的走走誌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