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1980

函館金森紅磚倉庫群對面有兩棟「嚴重生鏽」的建築物,相信到過函館的人一定對此建築印象非常深刻。2012年到函館時曾在上圖這家星巴客喝過咖啡,當時就對於這現代建築物的「仿古舊味」感到驚喜,因為建築設計及規劃與周邊環境相輝映的景象在台灣是很難得一見。

DSCN1982

從星巴客再往左走便是西波止場,前一篇講的其中一顆心石,就是在西波止場正對面(停車場那側)找到的,不過那不是真正的隱藏版心石,正港心石位置也在前一篇講過,有興趣的人不妨找看看,但請注意交通安全。個人則是「有機會再說吧」的隨緣心態,因為短時間內再訪函館機率實在不大高。

DSCN1984

在函館西部地區有許多歷史建築物,很值得慢遊。雖然已物換星移,建築不再是當年,但欣賞當地人如何活用佇立在這塊土地上已逾百年的建築物們,便是一大樂趣。暢遊好人文風景不應是走馬看花來去匆匆,這就是為什麼Elli有自信可以待在一個定點停留一星期以上。

「旧本久商店倉庫」(上圖)是屬於大正時期的建築物,其曾經作為酒店的倉庫,現在則是一家餐聽。依左邊窗戶已剝落的白色水泥塊部分判斷,這棟倉庫建築應是屬於磚構造建築。

商店的名稱很容易被誤為「久本」,因為橫式讀法一般習慣是由左而右,正確名稱其實是「本久」。由入口處上方的貿易商標「キリンビール (麒麟啤酒)」、「特約店 本久商店」便可判斷,因為這些字全都是由右向左寫。本久商店的位置就在「函館最古老的混凝土電線桿」正對面,由於外牆顏色跟旁邊的建築物相比是很深暗的顏色,所以目標很明顯很容易看到。

DSCN1986

「函館海產商同業組合事務所」(上圖)為大正9年(1920年)建造的時髦西洋式木構造建築,而這棟木構造建築在大正10年(1921年)的函館大火中,奇蹟似的逃過一劫而存留至今。

平成7年(1995年)2月8日依據函館市西部地區歷史景觀條例將其指定為「景觀形成指定建築物」,建築物正面白色部分為弧型,中間部分則土色系以色塊呈現,相當引人注目。建築物兩側突出的部分則是建築物的煙囪,應該是室內有設置壁爐所以才有的吧?!

DSCN1988

西波止場的另一對面有家「西波止場美術館」,上圖的兩座雕塑品即置放於美術館前的草坪上。這兩座雕塑是以童謠「赤い靴 (紅鞋)」為題材,左邊為野口雨晴作的「赤い靴」童謠歌詞,右邊則是主人翁「赤い靴少女像」。少女名叫岩崎希美(生於1902年),1903年時跟著媽媽佳代從靜岡到函館來,因媽媽佳代要到現在的留壽都村(洞爺湖北邊)進行開墾,遂將未婚生下的希美教給當地美籍傳教士夫婦代為養育。後來媽媽佳代跟一位名叫志郎的男人結婚後搬到小樽,也曾居住過札幌、樺太,之後又搬回小樽,最後長眠於小樽。而小希美在世上只活了9年,因肺結核歿於東京都。

從佳代那裡聽到女兒希美的故事的野口雨晴,便以這個故事作為作詞的基礎,並寫下「赤い靴」這首童謠。據說是真人真事,病弱的小女孩也確實在9歲那一年孤獨地死去,不過後來卻出現很多版本的說法,但上述說法是經考證後屬較為正確的版本。

DSCN1993

沿著港邊再往前走,就會看到上圖這座「新島襄ブロンズ (新島襄青銅像)」。不知道有沒有朋友看過2013年的NHK大河劇「八重之櫻」?這位正是女主角新島八重的丈夫-新島襄。

元治元年(1864年)6月14日半夜,新島襄從箱館(現在的函館)築島的波止場搭上一艘小船往海上出發,好不容易抵達停泊在灣內的美國商船柏林號,並成功地秘密脫逃出國。雕像中新島襄身穿的衣服就是當年脫逃日本時所穿的衣服,是以他搭接駁小舟轉搭美國商船脫國為雕塑作品題材。

DSCN2149.JPG

新島襄是從函館這裡渡海脫國成功,而且渡海地點就在函館,因具有歷史背景意義便在當年新島的渡海處立了一座「新島襄海外渡航程船處碑」,碑上的詩係為新島襄到上海後所創作的一首漢詩,雕刻的字跡也是新島本人的筆跡。「新島襄海外渡航碑」就在出海像再往前約450m處,徒步約5分鐘,要彎進海港才會看到。

註:Elli是隔天才再跑一趟渡航碑的,因為找到渡海像時以為就是渡航碑,等回旅館才發現自己又搞了個烏龍。

DSCN1997

新島襄海外渡航程船處碑外的道路再往大町方向前行,不稍幾步便抵達「東浜桟橋 (ひがしはまさんばし,東濱棧橋)」(上圖)。東濱棧橋又名「旧桟橋 (きゅうさんばし,舊棧橋)」,跟緊臨的「北海道第一歩の地碑」同屬於函館歷史景點之一。當夜幕低垂,棧橋的昏黃街燈亮起,伴隨著海霧茫茫的夜景,是函館觀光部推薦夜景拍攝景點之一。因為是一人旅行,而且這一帶夜晚熱鬧不再,路上行人不多,所以不敢貿然行動,雖然此趟亦有一些讓家人冷汗流不停的行動。

這座東濱棧橋建造於明治4年(1871年),昔日大型輪船都是停泊於海面上,另外再利用接駁小船(艀,はしけ)讓乘客往返於船舶與棧橋之間,人們上下船的地方都是在東濱棧橋這裡。

DSCN2000

上圖就是「北海道第一歩の地碑」,昭和43年(1968年)時為紀念先人來北海道開拓100週年,遂建立這座碑作為開道紀念。

DSCN2002

北海道第一歩の地碑是以「熊」與「錨」作為主題,因為北海道確實常「有熊出沒」,而且當年本州人到北海道都是靠船隻連絡。前面介紹過的舊棧橋(東濱棧橋)在明治後期曾是連絡青森與函館之間航線的乘客下船處,目前這裡已成為散策路線,可以歇歇腳,亦可以站在棧橋向海上望去,遙想當年榮景。

DSCN2004

上圖是「明治天皇上陸記念碑」,碑的形象是「青銅鑄展翅的鳳凰,站在由紅色花崗岩雕刻而成的地球儀上」,主要係為紀念明治天皇於明治9年(1876年)巡視東北、北海道來到函館的時候,作為從舊稅關(當時的函館,現在的海上自衛隊函館基本隊本部)棧橋上陸的紀念。明治天皇在明治9年在函館上下船,14年則在小樽下船一路巡視至函館,再從函館上船回本州,天皇踏上此地的足跡共計3次,所以該記念碑又稱為「三蹤碑 (さんしょうひ)」。

DSCN2006

正當循著地圖沿路尋找明治天皇上陸記念碑時,一位熱心先生走過來問是否需要協助,當告知對方欲找這座碑時,沒想到對方竟回一句:「那個碑啊!那個碑沒什麼好看的啦!只不過是一隻鳥站在石頭上而已……」邊說邊領著Elli前往目的地,然後指著一個方向:「就是那隻鳥囉!」謝過這位好心先生後便拿起相機room in,真的如他所說的只是一隻鳥站在石頭上啊!

謎之音:當地觀光導覽說是鳳凰,鳳凰真的長這樣嗎?

DSCN2008

這一棟是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上圖),也是一棟歷史建築物,其前身是「旧日本銀行函館支店」,現在則作為北海道愛奴族等有關北方民族傳統文化貴重資料的展示。北方民族資料館的夜景也是函館觀光部推薦的夜拍地點,喜愛夜拍建築物的人有機會可以來看看。

DSCN2012

函館市文學館(上圖)原為「旧第一銀行函館支店」的建築物,於平成4年(1993年)4月活化建築再利用成「函館市文學館」開館,裡面展示石川啄木還有其他與函館有關的作家遺留下來的原稿及作品等,其夜景也是函館觀光部所推薦之一。

DSCN2014

上圖這一棟是明治13年(1880年)由渡邊熊四郎建造的建築物,其曾是「金森洋物店」,到大正14年(1925年)止主要為經營販賣舶來品的商行。這棟「函館博物館鄉土資料館 (旧金森洋物店)」在昭和38年(1963年)時由道指定為有形文化財,並於隔年轉變成市立函館博物館鄉土資料館使用。參觀費僅需日幣100円,參觀時間為9:00~16:30(冬季僅到16:00),每週一及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休館,主要展示當年金森洋物店及明治時期函館商家情景。

DSCN2017

上圖這棟建築物,說實在的至今再看圖片依然不敢相信它也是歷史建築物,因為看起來與新建建築沒兩樣。這棟現為「株式会社エスイーシー社屋 (SEC株式會社辦公大樓)」原為「旧第百十三国立銀行」的建築物,第百十三國立銀行是在明治11年(1878年)於函館開設的銀行,同時也是第一座在北海道設置總行的銀行。

第百十三國立銀行在昭和元年(1926年)時以鋼筋混凝土為建材建造的這幢3層樓建築物,其兼具近代與古典的外型,脫俗的設計,在當時算是相當嶄新的建築。相當佩服建築物能被保持得如此新穎,若無觀光導覽的指引,任誰都會錯認它的歷史價值吧?!

DSCN2020

2012年黃金週就曾在此地拍過一模一樣的場景。1年後,自己一個人遊函館,也在差不多的位置拍下眼前的大三坂。依舊喜歡大三坂兩旁的建築物,右邊的白色木造建築物是合名会社川越電化センター,一家電器用品販賣店;左邊土色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是株式会社ヱビス(ヱ音同「エ」)商会,建築物看起來很大正時期,但實際上是否真是大正時期的建築物則無從得知。

DSCN2021

明治44年(1911年),以磚造耐火建築物的明治館前身是「旧函館郵便局 (函館郵局)」,函館郵局遷移之後,便將其活用於販賣土產、餐廳等的商場-「明治館」,這棟歷史建築物也是遊函館時不可錯過的景點。2012年那次來因為載中國遊客的遊覽車就停在明治館門口,所以怎麼拍都拍不出這棟歷史建築的壯觀,這次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好機會,所以能拍下完整的明治館全貌,雖然是很不守規矩地在道路分隔島上拍。

晚間打上燈光的明治館別有一番風情,由於函館的路燈都是走「浪漫派」(因為是昏黃的街燈),加上道路非常寬廣,所以為了安全不好在同一地點拍攝它的夜景,最後只好帶走她白天的美,留下她的夜繼續在此地璀璨豔麗。

DSCN2022

照慣例還是要拍一下下水道人孔蓋,雖然之前已經拍過。自己總共蒐集了多少日本的人孔蓋?找時間再計算看看吧!不過真要計算還真懶呢!函館的名產之一是烏賊,所以這個污水下水道的人孔蓋是以烏賊圖案呈現函館的意象(另一種為五稜郭星型裡面是舊函館區公會堂)。

DSCN2025

由於明治館的前身是函館郵局,所以門口還置放著紅色郵筒未移去,雖然郵局已不在此地服務,但這座紅色郵筒仍繼續堅守它的工作崗位。若想寄一張明信片給朋友或給回國後的自己,依然可以在此投遞。

DSCN2033

抵達函館當晚,居酒屋的小哥告訴Elli既然如此喜歡電車的話應該會想要拍只在限定期限內才會出現的函館市電「箱館ハイカラ号」這輛復古電車,便拿出運行的時刻表給Elli參考。當時只顧著抄寫經過各站的時間卻忘了記住運行期間,結果這一天在函館市電十字街駅(上圖這一帶)等了將近1小時都還未見到這輛傳說中的復古電車身影,這天晚上再度到西部地區拍建築物夜景時,才在電車亭發現原來自己早已錯過運行期限了。

函館市電「箱館ハイカラ号」製造於明治43年(1910年),在每年的4月15日~10月31日期間才會運行(但每週二、三為了檢查所以停駛,下雨或交通管制也會停駛),想要親身體驗的人可以到函館市電的官網查詢。Elli當時只顧著抄下「箱館ハイカラ号」經過各站的時間表,卻忘了10月31日這天下午的預定行程是在大沼國家公園,就算要趕回函館市區也來不及了。

DSCN2040

DSCN2206.JPG

等了一個多小時後決定不想在原地繼續痴等(此時還不知道早就過了期限),想說趁著天還亮著再多跑幾個點。一日券還沒用到回本,走了一整天腳也痠了,於是搭到最後一站「函館どつく前」再慢慢往回走,走到哪兒算到哪兒。

函館市電的終點站「函館どつく前」附近一帶,當時是台場入口。所謂的「台場」係指幕末時代所設置的砲台,是要塞設施的一種,當年日本各地皆有設置,像東京台場則是保留較為完整(可點連結至另一篇お台場的旅文,文中小有介紹)。

上圖這塊已成為社區活動小公園是幕末(江戶時代末期)於北海道函館所設置的台場「弁天岬台場 (べんてんみさきだいば)」,在江戶幕府安政3年(1856年)到文久3年(1863年)這段期間,主要為了防備外國船支進攻箱館灣而設置。實際上,這座台場卻是使用於箱館戰爭,也就是當年新政府軍與幕府軍的內亂之戰上。以新選組(亦稱新撰組)為中心的舊幕府軍當時便死守座弁天岬台場奮戰新政府軍,雖然當時函館市內已被新政府軍佔領,但奮戰到最後還是在明治2年(1869年)失敗。由於弁天岬台場是新選組最後死守的戰場,所以又有座石碑寫著「新選組最後の地」(圖左)訴說當年悲壯故事。

DSCN2041

與弁天岬台場之間隔著一條魚見坂,便是上圖這座「厳島神社 (いつくしまじんじゃ,嚴島神社)」,這座神社是江戶前期所創建,舊稱「弁天社」。嚴島神社已遷移了若干次,最後座落於此是慶應2年(1866年)的遷移。目前所見到的建築物是明治40年(1907年)函館大火後,於大正4年(1915年)重建。弁天社於明治4年(1871年)改稱為「杵島神社」,之後又在明治35年(1902年)改為現名。

DSCN2045

途中見到夾雜於現代住宅建築中的老舊倉庫式建築,以前應該曾是商號為「一久」的倉庫吧?!從來不知道將有故事的建築與初出世的建築比鄰而居,是一點兒也不唐突的事,不搭嗎?也還好,全都是盡人事,端看如何將「古」、「今」串連成一篇動人的樂章,足以扣人心弦。

DSCN2049

傍晚4點半,正如調查而得的日沒時間一樣準,秋末的函館,太陽就要下山休息,這也宣告著此趟函館之旅只剩一天半的時間。走在有函館市電奔走的西部環狀線上,這裡不若十字街那一帶因金森紅磚倉庫群的商業行為而熱鬧。這裡依然是函館西部地區,是函館的末梢神經,還得再往函館車站方向走一段路,才會重見輝煌燦爛的燈火。

DSCN2066

再度轉進港邊,趁著向晚的天色尋找另一個目標-箱館丸(上圖)。箱館丸是由續豐治及其次子福士卯之吉(福士成豐,其協助新島襄脫離日本)所設計製造的日本第一艘西洋式帆船。箱館丸曾運用在測量海域及航海練習,當時亦利用箱館丸來採收北海道特產如昆布等來籌措整備船支費用,後來還嘗試捕鯨工作,雖然最終未成功。箱館丸於明治維新後亦在北海道周邊航行,明治2年9月(約1869年8月左右)因在樺太地區靠岸時遇上暴風雨而遭受嚴重損壞,最後被燒毀。

現在所見到的箱館丸遇於昭和63年(1988年)青函隧道開通記念博覽會時重新復原的,博覽會後由續豐治的後代子孫購買下來捐贈予函館市,便開始在此地展示(展示地為函館港西埠頭)。

DSCN2072

上圖這座位於函館市臨海研究所外寫著「箱館郵便役所跡」的石碑,說明於明治5年(1872年)7月在此地設置的北海道第一個郵局「箱館郵便役所」。郵務制度的創始者前島密在幕末時期在此修習學業,而且成為箱館戰爭幕軍總領榎本武揚身後的第一代遞信大臣等,是函館郵務的先驅者。為了紀念前島先生的豐功偉業,函館郵便局於昭和54年(1979年)6月在此設置這座紀念碑,不但功頌前島先生對日本郵務的貢獻,也告訴後人函館郵局的出發點也是在這裡。

DSCN2091

這天晚上在旅館待不住,隨手翻閱前次遊函館時取得的「浪漫函館」觀光宣導手冊,翻到一篇「月と星と光の共演 (日月星光的共同演出)」,介紹的就是函館的夜景,再另寫一篇介紹吧!另外是想把函館市電一日券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十字街站下車開始隨意走走,先去會見坂本龍馬先生吧!

會在此立坂本龍馬像,是因為對街有棟坂本龍馬記念館。不過近看這座手指著天的坂本龍馬,似乎正告訴Elli一定要繼續向前行,沒什麼好害怕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海道 函館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