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1932

體驗函館地區交流活動中心裡的手動電梯後,便照著函館街道散步地圖的第9條推薦路線「函館の繁栄の基礎を築いた高田屋嘉兵衛の足跡を辿る (順著打下函館繁榮基礎的高田屋嘉兵衛足跡前進)」作為重遊函館的開端,因為這是最簡單、方便,也較能更進一步瞭解函館的方法,對Elli個人來說。

DSCN1933

上圖跟上上圖都是在一條稱為「銀座通り」的地方所拍攝。其平行於函館市電十字街站往終點站地谷頭的市電通道,長約200m,沿途充滿了大正時期浪漫風情。搭函館市電在十字街下車後往回走,看到的第一條平行於往谷地頭方向的市電軌道的道路便是。

銀座通り上的建築物多數是在大正時期建造,由於大正10年(1921年)這一區曾發生火災,所以重建時建築物皆改以耐火的鋼筋混凝土建造,上上圖即為該時期建造物的其中一幢。多數人遊函館幾乎不會注意、更不會走到銀座通り,Elli也一樣。拜散步地圖之賜,這次得以前來感受函館的靜謐。走在銀座通り,明明同屬函館西部地區,但卻與金森紅磚倉庫群或教會群一帶有著不同氛圍。喜歡建築、都市設計的旅者,到訪函館時不妨前來銀座通り一趟,肯定會對函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全新感受。

DSCN1934

這裡是高田屋敷跡(高田屋宅邸舊跡)。高田屋嘉兵衛(1769年~1827年)是出生於淡路島(行政區隸屬於兵庫縣)的富商,28歲那年渡過津輕海峽到函館經營船漁業等事業而富甲一方。外交方面,他和平解決了日俄「格羅維寧事件 (ゴロヴニン事件)」(註),地方經濟繁榮方面,亦奉獻出人力財力,盡全力使函館繁榮興盛。因對函館付出太多貢獻,所以在函館的繁榮史中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因此才說高兵衛是打下函館繁榮基礎的大功臣。

高田屋的全盛時期,是在金兵衛(嘉兵衛的弟弟)繼承嘉兵衛之後。金兵衛獲得幕府的許可借到上圖這塊地區5萬坪土地,並在其中一角(應該就是上圖這個地方)建造豪華宅邸,其規模佔基地面積中的2町見方(2町約200m),並在宅邸內放置許多高價位的石材等。如今豪宅已不復見,只留下一塊石及一座立柱供世人緬懷。

註:格羅維寧(Vasilii Mikhailovich Golovnin)為一俄羅斯探險家,亦為俄國軍艦艦長,1811年為了測量北海道東邊的千島列島而被日方囚禁。由於高田屋嘉兵衛出面協調,才讓事件和平落幕,之後格羅維寧將整起事件始末寫於「日本幽囚記」一書。

DSCN1939

DSCN1941

在高田屋敷跡的正向位置擺放著嘉高田屋嘉兵衛像(上上圖及上圖),這座高田屋嘉兵衛像是在昭和33年(1958年)為紀念箱館(函館)開港100週年,同時為讚揚高田屋嘉兵衛對函館的功績而設立,作品是由函館出身的雕刻家梁川剛一製作。

高田屋嘉兵衛像是散步路線第9條的終點,從十字街下車後照著地圖走,距離約1.5km,走完全程約60分鐘,可消耗180kcal。散步地圖很貼心分成各條不同目的路線,連路線距離、花費時間及消耗多少卡都標示得一清二楚。由於有些路線建議停留的景點重覆,所以Elli是以第9條當開端,也沒有照著順序走,不過消耗的卡洛里應該很大,因為一路上停下腳步都只為了拍照。

DSCN1943

高田屋嘉兵衛像的另一端擺放著的是高橋掬太郎歌碑(かひ),高橋掬太郎在大正11年(1922年)進入函館日日新聞社(報社),當年一面擔任社會部(主管社會事件)兼學藝部(主管文化藝能)部長活躍著,一面又親自寫詩、小說、戲劇劇本等。這座歌碑裡的碑文是高橋掬太郎的親筆跡,內容是「酒は涙か溜息か 心のうさの捨てどころ (酒是淚還是嘆息 心的憂悶豈能拋棄)」。「酒は涙か溜息か (點連結即可欣賞該首歌曲)」是一首演歌歌名,由古賀政男譜曲,主唱者為藤山一郎,歌碑內容即為歌詞的第一句。

DSCN1947

北海道坂本龍馬紀念館,依舊跟2012年黃金週時一樣只經過沒入內參觀。前次是因為沒時間進去,這次則是沒有想進去的念頭,純粹就只是路過而已。對照2012年5月拍的照片,角度取得一模一樣,只差在這回是乾淨無人、車輛經過的空景。

DSCN1948

上圖依舊是與高田屋嘉兵衛有關的「北方歴史資料館」。這間北方歷史資料館是由高田屋嘉兵衛的第七代子孫高田嘉七先生所創建的私人博物館,其性質與附近的函館市北方歷史資料館、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並不相同。裡面展示高田屋嘉兵衛遺留下來的重要歷史文件及其他遺物,亦包括幕府末期的「格羅維寧事件」相關的文物史料。這間私人的北方歷史資料館從2013年4月1日起休館,從1988年開幕到現在,期間也曾於2011年11月初因第一代館長驟逝而短暫休館,繼任的第二代館長高田菜菜就職後於2012年8月再開館,由於經營狀況不佳,最後只開館到2013年3月底止。第二代館長高田菜菜館長也表示,日後不會再開館了。

DSCN1955

上圖是箱館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入館費300円,開館時間為9:00~17:00,每周四(遇例假日則延後一天)及年末年始休館,冬季期間也會休館,裡頭展示高田屋嘉兵衛的生涯紀錄。建築物因昔日曾作為昆布倉庫而受到注目,故被函館市指定為「伝統の建造物」。這兩棟中間以過廊連接的倉庫建築,是國人遊函館一定會佇足拍照的建築物之一,只是我們都不認識高田屋嘉兵衛是何許人,所以根本不會入內參觀。

這裡是高田屋故事路線的終點站,多虧了這一條路線,這才知道高田屋嘉兵衛是如何打下函館繁榮的基礎。若當年沒高田屋的出錢出力,現在的函館,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DSCN2312.JPG

上圖這根鏽蝕很嚴重的傳錨就擺設於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兩棟倉庫建築中間,前方並立有木柱寫著「高田屋嘉兵衛 造船所跡地」。高田屋嘉兵衛18歲即從事航運事業,於26歲開始經營自己的貨運公司「高田屋」,33歲便獲幕府任命為「蝦夷地常任船頭」,並同意其為苗字帶刀(指幕府時代武士的身分,可以有自己的姓,並且身上可以佩刀)。

雖然函館被視為天然的良港,但是靠近海岸邊的海水過淺,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不利於航運,於是在文化元年(1804年)幕府時期曾進行大規模港口改良工程。此時,高田屋嘉兵衛於幕府進行的港口改良工程旁也自己進行相關工程,並在這裡設立了蝦夷地的第一座造船場(上圖這一處)。後來高田屋的造船廠不但建造自己的船支,也承接了幕府的官船,也讓他成為北前船最活躍的船主之一。

DSCN1951

從北方歷史資料館往箱館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途中,會經過上圖這一座「日本最古のコンクリート電柱 (日本最古老的混凝土電線桿)」,是目前仍使用中的電氣化古董。在散步地圖的第21條路線「しあわせの隠れ場所を探しに ~小さなしあわせみーつけた! (尋找幸福的隱藏地點 ~發~現小幸福!)」中,這座老混凝土電線桿可是幸福路線的第一個隱藏版幸福呢!

這座混凝土電線桿在大正12年(1923年)10月,由當時的函館水電公司(現北海道電力公司)所設置,其高10m,下底47cm見方、上底19.5cm見方,為一鋼筋混凝土椎狀體,當年係採用場鑄工法製作,由於僅剩這一座,所以是函館最珍貴的寶物。

當時火災案件頻傳的函館,後來建築物漸漸改採以耐火的鋼筋混凝土建材來建造,而這座電線桿在當時亦為相同考量,於是這座電線桿便自此產生。之後在旁邊設置了一模一樣的混凝土電線桿,當地居民暱稱為「夫婦電線桿」,所以才成為隱藏版幸福的第一站吧?!(這觀光未免也推的太「狠」了)

DSCN1953

上圖是離開那座幸福的最古老混凝土電線桿後,抵達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前經過的另一間「茶房 旧茶屋亭」。2012年黃金週那一趟也曾拍過這間茶房,當時跟著朋友不停地趕路,所以只是驚鴻一瞥。後來再經過只注意到磚造圍牆部分,當時還想說怎麼有房子如此窄小,這次才知道根本就是大誤會。這次特地停留是注意到磚牆上的「伝統の建造物」牌,回台灣後再比對之前拍到的照片,發現水泥版上的「P 茶房 旧茶屋」是多出來的東西。

這棟舊茶亭的建築物建於明治末期,當年是海產商的店舖兼住家,建築物外觀採用的形式是函館興盛時期最典型的和洋合壁,後來與上圖左邊的磚造圍牆在1988年實施的函館市西部地區景觀條例一同被指定為傳統建造物。

DSCN1960

上圖這座位於金森赤レンガ倉庫群(金森紅磚倉庫群)的「かねもり」是探訪隱藏幸福路線的第二個幸福代表物,每位遊客經過這裡一定都會敲響一下幸福鐘聲。「かね」在日文漢字裡,既是「金」,也是「鐘」,所以它代表了「金森」,亦代表金森紅磚倉庫為人們帶來幸福的「鐘」,看了散步地圖才知這處幸福地點名為:「BAY はこだてイベント広場『幸せの鐘』 (BAY函館活動廣場『幸福之鐘』)」。

這座「幸福之鐘」紀念碑係以金森倉庫的商號標誌-「曲尺 (かねじゃく)」作為象徵。曲尺表示忠實、戒律,而買賣就應該像曲尺一樣正直,故金森以此精神作為商號樣板。「森」這個商店名稱初始為長崎的藥品批發商「森屋」,老板為渡邊熊四郎,基於受到店主渡邊重吉的賞識而且還成為森屋老板的繼子這個緣份,所以能使用「森屋」的「森」作為店號。

這座幸福之鐘係於昭和63年(1988年)時,在金森倉庫群商業設施開發工程中,利用屋頂廢棄明治時期金森倉庫所使用的紅磚,以法式砌法及英式砌法建置而成。因金森倉庫的紅磚造係以英式砌法,而BAY函館倉庫則是以法式砌法,因為是使用2種不同的磚造工法而受重視,而這座幸福之鐘更是紅磚倉庫群的歷史見證人。

DSCN1963

既然再度走到金森倉庫,還是一樣要進來走走逛逛,特別是「函館オルゴール堂 (函館音樂盒堂)」。

DSCN1964

2012年遊函館時,根本沒看到這些油亮亮、令人垂涎的好吃款壽司音樂盒。有什麼樂曲是既適合當作音樂盒的音樂,而且曲子是有關「食」或「壽司」?

DSCN1966

上圖右是第一台美國製造的音樂盒,圓形鐵片是音樂唱片。鐵製唱片上頭一堆小小的凹凸體,藉由唱片的半徑長橫桿播放出音樂,只是不知現在還能否使用。左邊也是音樂盒的一種,像哄嬰兒睡覺的音樂鐘那款。Elli是貓頭鷹控,看到一堆可愛的貓頭鷹音樂鐘就會忍不住想敗下手,唉!忍得真苦啊!

DSCN1967

Elli也很喜歡這些摩天輪音樂盒 (貴),看著摩天輪隨著音樂旋轉,好似煩惱都被拋到九霄雲外。想像此時自己就坐在摩天輪裡,越往高處,煩惱越慢慢刪去,抵達最高處後再回到原位,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DSCN1968

來北海道不吃霜淇淋就像是沒來過北海道一樣!其實Elli被警告少吃冰品類,所以之前搭北斗星到北海道時,一路上都被朋友監視得緊。這次是自己一個人出遊,偶爾解一點饞應該還好吧?!濃濃的牛奶味,吃了一口才想到要拍照。

這一家是函館有名的蛋糕店「PÂTISSERIE PETIT MERVEILLE パティスリー プティメルヴィーユ」,當時看到正在促銷雙淇淋便買下一支解解饞,咬一口立刻感受牛奶廣告詞「濃、醇、香」的滋味,這也算是小確幸的一種吧?!

DSCN1970

BAY函館建於明治15年(1882年)11月,當時是三菱商會函館支社的倉庫,後來在明治40年(1907年)8月因大火損毀了一部分,現在所見的倉庫則是明治42~45年(1909~1912年)間重建。明治初期的磚造方式係以法式砌法為主流,而明治40年左右起則變成以英式砌法為主,BAY函館紅磚倉庫因為靠近屋頂的部分本來在建造時就是採用英式砌法,大火後,就這樣直接使用殘留下的一部分牆壁,結果就被誤認這也是重建的。重建後的BAY函館倉庫已成了全日本最珍貴的紅磚造倉庫,相鄰的金森紅磚倉庫則是全部採用厚重的英式砌法。

另外,BAY函館倉庫旁的運河是與BAY函館倉庫同時期建設,故以「函館僅存的最後一條運河」而成為寶貴的重要文化財。

DSCN1977

這應該也是音樂鐘吧?!因為看到右下的牌子以「WINTER VOYAGER (冬季航行者)」為主題,寫了一段:「冬の旅人はこの季節 いつもとは違う 鐘の響きを聞く (冬天的旅人 聽著與這個季節平時不同的鐘聲)」。因為「旅人」一詞,所以佇足一會兒,以為會聽到怎樣的鐘聲卻遲未得到答案。

既然是「尋找幸福的隱藏地點 ~發~現小幸福」路線,所以隱身為幸福代表物不會只有最古的混凝土電線桿跟紅磚倉庫旁的「幸福的鐘」而已。在金森紅磚倉庫群這裡還有一個隱藏版的幸福物,可惜在最後一天花了二個多小時還是沒找成 (憾)。

DSCN2304.JPG

散步地圖寫著幸福路線的金森倉庫群及元町公園到八幡坂這2段通道上放有心型石(如上圖),所以要非~常地小心尋找,因為搞不好心型石就踩在自己的腳下。看到這段說明,Elli便放棄其他景點專心找心型石,可惜最終仍少了一顆心。元町到八幡坂這一段路上是較好找的一段,當Elli拿著散步地圖上的圖片沿路尋找時,一位正發雙淇淋折價券的年輕女孩便主動開口問Elli在找什麼,告訴她理由後,便主動加入幫忙尋找行列。這是隔天,也就是回國前一天發生的故事,而且這位日本女孩的中文超流利。

沿路上所有人都好奇這兩個女生到底在地毯性搜索什麼,她看到一位熟人便代Elli向對方詢問,才順利找到上圖這一個心型石

DSCN2306.JPG

為了謝謝這位年輕女孩兒的幫忙,所以去她打工的店買了一支雙淇淋作為回報 (是隔一天又吃了一支雙淇淋,一樣濃醇香的牛奶味),不過後來再看看散步地圖的說明...

驚!「心型石是在這兩段路裡是有一顆小小的,所以請找到這一小小幸福吧!( の石は  の通りに1つずつあります。小さなしあわせを見つけてください。)」所以說,找錯了?!根本不是兩段路各一顆而是『只有一顆』

DSCN2305.JPG

不死心,又重頭再找一遍,再次遇到那位女孩,指著手邊的說明告訴她先前找的似乎不對,她也很吃驚,因為大家都認為心型石就是上上圖那一顆,後來又找到上圖這顆比較小的(也是在元町至八幡坂段那邊),可是對照散步地圖的圖片還是不一樣。

後來遇到觀光協會的志工在八幡坂接受遊客詢問,於是上前詢問。「據我所知應該是在金森紅磚倉庫那邊,不過詳細位置我並不知道耶!找不到沒關係,非常歡迎妳晚上到函館山看夜景,因為從夜景也能找到隱藏版幸福喔!」這位大叔這樣建議,並送Elli一張函館夜景明信片。

DSCN2307.JPG

謝過大叔跟那位年輕女孩後,再度回到金森紅磚倉庫,結果在西波止場附近找到上圖這棵心型石,不過依然不是正確版。連找到3顆都不是函館散步地圖中講的那個正確版,心裡浮起了疑問:到底是真存在還是只是唬弄觀光客?詢問金森紅磚倉庫裡的觀光案內中心服務人員,這位先生果然超堅守職責:「真的有這顆心型石而且就在倉庫群這邊,我只能告訴妳到這裡,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努力去尋找不是嗎?」

要在車陣中找隱藏版的幸福真是件冒險的事,而且搞不好「心」是藏在停在路上的車子底下就更難尋,都把每塊石板路踩遍了,最終依然沒找到(真的是一步一步慢慢找)。想找到隱藏的幸福,實在好困難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海道 函館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