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函館觀光振興課的函館街道散步地圖好處多,一來行前功課減輕多了,二來可以探訪許多顯少人知的景點;即使不懂日文也沒關係,反正地圖上有漢字,就算不懂日文也能猜得出來。另外,有機會跟當地人交談後,深深感受到在地人對自己家鄉抱有相當程度的驕傲,所以照著官方推薦路線走準沒錯,而且肯定會看到更多風景。(非廣告,也未收取任何協助推廣費,純粹是個人發現的好用物)

DSCN2208.JPG

如果抱著「函館的宗教建築當屬教會群最精彩」的想法,那可就大錯特錯!這裡跟我們一樣有著許多信奉「佛」、「神」教的信眾(類似台灣「佛」、「道」教),因此早在幾百年前就已有寺院、神社建築存在。散步地圖中的第8條路線「函館寺社巡り~函館山の山裾に佇むヒーリングスポット 神社仏閣巡り~ (函館寺社巡禮~佇立於函館山山麓療癒人心的場所 神社佛寺巡禮~)」走訪了位於函館西部地區的8個寺社,其分別為(以谷地頭市電亭為起點)函館八幡神社、函館護國神社、東本願寺函館別院、船魂神社、山上大神宮、東本願寺船見支院、實行寺、稱名寺、高龍寺。

Elli並未依循這條路線探訪每間寺社,有些散步路線會經過,所以不必硬照著走。個人對日本寺社並不熟稔,有時還會遇到本殿呈現「關閉」狀態,不似台灣廟宇只要廟門一開就能見到主祀佛神容顏,所以進入寺社時內心總會浮起陣陣疑惑;另外,自己常記不得參拜方式(註),所以寺院神社多數只是單純的景點。不過有些寺社會拒絕不參拜的觀光客,所以再怎麼想入內攝影,仍請諸位大德們務必遵守各寺社的規定。

註:從日本yahoo知惠袋裡找到的參拜方式,寺社皆同:入鳥居後向社殿敬15度鞠躬禮→手水舍清洗手、口→到賽錢箱前向主神敬15度鞠躬禮→搖鈴→投錢至賽錢箱(通常為五円硬幣表示「御結緣」→二禮(90度鞠躬禮)→二拍手→祈願→一禮(90度鞠躬禮)→從賽錢箱往後退→再行15度鞠躬禮。

DSCN2212.JPG

首先介紹這次走訪函館寺社中的第一座寺院-「高龍寺(こうりゅうじ)」。

首圖及上圖是高龍寺的入口山門,山門上懸掛著「國華山」匾額,意即高龍寺的山號(佛教寺院所屬稱號)。高龍寺是函館境內現存寺院中最古老、最有歷史價值的,如欲搭市電車前往,在函館市電「函館どつく前」下車後,沿著魚見坂往上坡走約10分鐘即可抵達(上坡左手邊)。

高龍寺總櫸造(建造日式寺院工法)的山門竣工於明治44年(1911年),被視為東北以北最大的山門。由於高龍寺的總櫸造山門構造及雕工非常精彩,所以來訪時請別急著進入本殿,特別是喜愛傳統木構造的人,可千萬別輕易錯過。

DSCN2216.JPG

高龍寺係由松前法源寺的僧侶盤室芳龍在寬永10年(1633年)時創建,初創地點為當時的龜田村(於1973年併入函館,現在的北海道ガス株式会社附近),後於寶永3年(1706年)遷移至幸坂一帶天保8年(1837年)、明治2年(1869年)相繼遭受火噬毀損,其中明治2年的火事係因國家內戰所致,當時函館地區為舊幕府軍及新政府軍的「箱館戰爭」戰場,當時的高龍寺被充當為函館醫院分院使用,後來在一次攻擊事件被亂入的官兵侵入,不僅殘殺傷者,最後還放火燒毀高龍寺。

箱館戰爭結束後,高龍寺還有其他重大經歷:明治12年(1879年)遷移至現址;明治21年(1888年),再度遇上火事但所幸平安無事;明治32年(1899年)總櫸造的本殿完工,此時竣工的本殿就是上圖這一棟;明治40年(1907年)函館大火,不過這次大火本殿完全未遭受波及;明治44年(1911)年山門工程竣事。除此之外,還有明治32年(1899年)的開山堂、大正5年(1916年)的金比羅堂、昭和8年(1933年)的牌堂等相繼完工,因此才形成高龍寺悠久的建造歷程。

前述箱館戰爭因新政府軍侵入而造成高龍寺內的傷患慘死,再加上許多在該場戰爭而犧牲的會津游擊隊士們,因此寺內設置一座「傷心惨目の碑」來悼慰逝去的亡者,不過自己卻錯失了向這些亡者悼念的機會。

DSCN2218.JPG

高龍寺外的公布欄張貼著2句佛法聖語:

「人生は 今 このとき 咲かそう 命の花を散ってゆくまで (人生現在這個時候像是花朵綻放一樣 直到生命之花漸漸散去)」人生在世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最重要的是怎麼活在當下,盡情散發生命的光采,直到老死為止。

「右の手と左の手を合わせると ほら 仏さまのお声が (右手與左手合上後 聽!是佛的聲音啊!)」雙手合十,靜心祈禱,自然會聽到佛祖的指引。

以上是個人的粗略翻譯,畢竟佛說解釋因人而異,亦得靠各人心領神會。「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畢竟Elli不是修行人更不是師父,僅能把看到的法語約略譯出自己當下所悟到的心得,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簡易解釋,表達出祂的旨意。

DSCN2219

DSCN2221.JPG

上圖及上上圖為「称名寺 (しょうみょうじ,稱名寺)」。正保元年(1644年),從伊勢國(為現今的三重縣北中部、愛知縣彌富市、愛知縣愛西市及歧阜縣海津市等範圍)渡海前來北海道的僧侶円龍,在當時的龜田村(現在的函館市內八幡町附近)所設立的阿彌陀庵為起點。明曆元年(1655年),稱名寺被稱作「阿彌陀堂」,到了元祿3年(1690年),這間「阿彌陀堂」成為淨土宗光善寺底下的支寺,當時對外公開寺號即為「稱名寺」。

DSCN2222.JPG

稱名寺入口亦貼有佛法聖語,這句聖語是淨土宗開山祖師法然上人的名言:「一丈の堀を越えんと思わん人は 一丈五尺を越えんと励むべし (可以飛越一丈寬溝渠的人,當然更要奮力飛越一丈五尺寬的鴻溝)」這句法語在日本相當知名,常常被拿來鼓勵人們要勇於設定目標,並且一定要努力達成。意即:既然可以完成預定的目標,當然可以更加努力達成更高的目標。

DSCN2223.JPG

上圖為稱名寺的本殿。稱名寺於寶永5年(1708年)遷移至現在的函館市彌生小學一帶,當時建造的本殿在明治12年(1879年)的大火中燒毀,於是在明治14年(1881年)時搬遷至現址。搬遷之後,亦陸續遭受明治29年及明治40年的函館大火波及,所以於大正11年(1922年)再度重建本殿。目前所看到的本殿是以防火性高的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材,其係於昭和4年(1929年)完工。

函館初開放港口時,各國領事皆進駐函館境內,當時英國及法國皆以稱名寺作為臨時領事館,因此稱名寺成為函館歷史地位中僅次於高龍寺,亦是函館的寺院中第二古老的寺院。

DSCN2225.JPG

DSCN2230.JPG

在「『函館.請漫走』系列part 2」的旅文中曾經提到,函館繁榮史上有位功不可沒的頭號人物-高田屋嘉兵衛。來自兵庫縣淡路島的高田屋嘉兵衛在寬政10年(1798年)時渡海至函館設店,他的弟弟金兵衛亦隨後到函館與他一同經營漁業養殖業。後來事業日漸壯大,再加上嘉兵衛致力於日俄兩國的紛爭事蹟,所以高田屋嘉兵衛一族便成為函館的知名人士。

文政元年(1818年)秋天,高田屋嘉兵衛為了療養回到了故鄉淡路島,其實早在文化11年(1814年)他就已從函館分店回到兵庫本店,函館的事業則交由弟弟金兵衛經營管理。文政10年(1827年)4月,嘉兵衛因病去世,享年59歲,因此他是葬在淡路島;而弟弟金兵衛因一直在函館管理事業,所以稱名寺內的「高田屋嘉兵衛一族の墓」實際上是屬於高田屋金兵衛系統,不過為了感念高田屋嘉兵衛為國、為函館土地的奮鬥,因此在稱名寺內設立一座「高田屋嘉兵衛顯彰碑」(上圖),並於碑上記載他的生平;另外上上圖右後方一排排的墓碑,就是高田屋嘉兵衛一族之墓。

DSCN2226.JPG

垂直於「高田屋嘉兵衛顯彰碑」右手邊的三座石碑(上圖),則是「二次世界大戰函館空襲戰災跡地戰災者慰靈碑」,上頭記載二次大戰末期-昭和20年(1945年)7月14、15日,美國出動戰機,並以函館港及津輕海峽上的船舶為主要目標進行攻擊。當時不管是日本軍或當地的百姓皆在這場戰役中傷亡無數,而成了歷史悲劇。戰爭結束後,為了提醒世人記取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教訓,以及為了慰藉在這場戰役中喪失寶貴性命的亡者們,許多共同希望國家縮減軍隊規模、誓死堅守和平的志士們集結起來,並獲得稱名寺住持須藤隆仙師的同意下,便在稱名寺內設立了慰靈碑。這座慰靈碑不僅是函館曾是二次大戰戰場的證明,也是戰役亡者們靈魂的慰藉。

二次世界大戰中,不論日本是否活該自作自受,我們都希望世界不再有侵略性的行為存在,誰都不想活在擾亂紛爭的世界裡,因為太傷太痛。已是深秋將近冬的寒冷早晨,默默地在這裡為亡者致哀,一陣掃來的風分不出是寒冷還是陰冷,但風中肯定縈繞著「和平誠可貴,戰爭太悲痛」的悲愴感,Elli是如此感受著。

DSCN2228.JPG

上圖是「土方歳三と新撰組隊士の供養碑 (土方歲三與新撰組的隊士的供養碑)」。談到日本舊幕府軍及新政府軍的箱館戰爭,絕對少不了新撰組(亦稱「新選組」)及土方歲三等相關人物,對日本歷史有濃厚興趣者,肯定更是耳熟能詳。土方歲三是新撰組的副組長,他與榎本軍都是戰死在函館,東京日野市的金剛寺內與土方歲三有關的生前記事裡,也記載函館稱名寺裡有座「方歳三と新撰組隊士の供養碑」。

因為稱名寺歷經3場函館大火,所以當初設立的方歳三と新撰組隊士の供養碑」已不是目前所看到的供養碑,現在的供養碑是許多有志人士在昭和48年(1973年)重新設立的,而其他4名新撰組隊員的墓原本就在稱名寺的墓園裡,後來因昭和29年(1954年)受到颱風侵襲而受破壞,才將這些隊員的名字一併刻在這座供養碑上。

DSCN2229.JPG

上圖是「河野加賀守政通公の供養碑」,祭奉的對象為河野政通先生。河野政通,愛媛縣人,享德3年(1454年)渡海到函館,在位於現在的基坂上建造宅邸並整治了附近一帶的土地。當時函館的地名為「ウスケシ (usukesi,愛奴族語,為『海灣之底』的意思)」,後來因河野宅邸外觀類似箱子形狀,因此才改以「箱館 (ハコダテ,hakodate)」作為地名,不過「箱館」這個地名使用到明治2年(1869年)為止。

永正9年(1512年),愛奴族人與和人(日本本島的人)發生嚴重衝突,愛奴族人攻陷了河野政通的宅邸,河野政通也在這場戰役中喪命。寶曆3年(1753年),當時的松前藩龜田奉行感嘆沒有政通公的祭祀,便在當時位在彌生小學一帶的稱名寺設立了「河野加賀守政通公の供養碑」方便祭祀。明治12年函館大火後,稱名寺便遷移到現址,稱名寺內的「河野加賀守政通公の供養碑」也在當時一併遷移過來。

稱名寺內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碑」,其中有一面「貞治の碑」是北海道最古老的碑亦為北海道指定有形文化財,這座板碑記載貞治6年(1367年)2月的一段記事,也就是所謂的「銘」,不過直到離開前仍未尋獲。由上面的圖片可想而知,稱名寺內所有的碑(供養碑及慰靈碑)多是祭祀亡者,若想再繼續找尋那道北海道最古老的碑(沒有位置指示),勢必得在一堆顯考妣中找尋,這種事有過一兩回就好了,何必沒事自找陰冷寒自己。

DSCN2231.JPG

上圖為「実行寺 (じつぎょうじ,實行寺)」。明曆元年(1655年),一位名叫清寬的僧侶在山上町(現彌生町一帶)建立草庵,所謂的「庵」係指由極少數的常住者管理,其規模再大一點則是「院」。在舉行正式的佛教儀式等活動之後,這才有公開的寺號。元祿3年(1690年),清寬所建立的草庵成了位於松前町的蓮宗法華寺底下的支寺,當時公開的寺號即為「實行寺」。

寺號為「實行寺」的時期約為從山上町遷移到富岡町(也是現在的彌生町一帶)的正德4年(1714年),之後於延亨年間(1744~1748年)也沿用這個寺號,最後便固定採用「實行寺」為正式寺號。

江戶末期到明治初期這段期間,實行寺在日本史上亦是一處重要的舞台-安政元年(1854年),係為渡海而來的培里提督及攝影團一行人的宿舍;次年,法國軍艦入港之際,充當海軍罹病時的療養所;安政5年(1858年),作為俄羅斯的領事館。另外,明治2年(1869年)箱館戰爭結束後,實行寺違背了新政府軍的命令,與有俠客之稱的柳川熊吉一起埋葬了舊幕府軍的戰歿者,當時實行寺的住持是松尾日隆。

除了歷史上的種種事蹟之外,實行寺也遭受了幾次祝融之災,更在明治12年(1879年)的函館大火之後,於明治14年(1881年)遷移至現址。後來又在明治29年(1896年)、明治40年(1907)中遭受大火波及,直到大正7年(1918年)才完成現在所看到的本殿。本殿建築形式為「倉庫建築」,並採用櫸木為建材,所以非常優美。由於造訪當日恰巧有人前來舉辦法會儀式,所以只能在前庭院內拍攝本殿的一隅,由於避免失禮行為,當然不宜隨意打擾。

DSCN2233.JPG

面向實行寺門口的右側是一座「日露役戰死忠魂塔」,塔的其中一面刻著「南無妙法蓮華經」,是釋迦牟尼「法華經」的標題與精髓,其名稱譯自梵文。

DSCN2235.JPG

而門口的左側則是「妙法大東亞戰爭戰死病歿者供養塔」,這兩座塔皆是供奉死於非命的亡者,由於實行寺弘揚佛法,因此藉由佛法來渡化這些亡靈。入內前先低頭默禱,誠心期望亡者的靈魂就此安息,不再傷痛。

在「妙法大東亞戰爭戰死病歿者供養塔」前同樣張貼著實行寺在當月份的佛法聖語:「この生を 空しうすること なかれ (切勿虛渡此生)」「空(むな)しう 」意為「空虛」,「なかれ」意為「勿、莫」,這句話主要勸化世人別輕易讓自己的一生就這樣白白渡過,應該趁有限的人生,盡情充實。在實行寺的官方網頁亦針對這句聖語還有其他強調:「要像蓮花吸取淤泥中的養份茁壯,如此成長過程亦不會受淤泥污染,最終必能綻放成一朵美麗清新的花。」

DSCN2236.JPG

進入實行寺後便會看到上圖這樣的庭園,右邊的石道是往本殿的通道,約略可看到有著白色壁面的建築物即是實行寺的本殿。

庭園裡有一位僧人塑像,這位僧人是日蓮宗的日持上人,雕像上面還刻有「海外布教ノ初祖」字樣。日蓮上人是鎌倉中、末期間的日蓮宗高僧,其出身於駿河國松野地區(現在靜岡縣富士市),又稱甲斐公.蓮華阿闍梨(闍,音「舌」,阿闍梨在佛教係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為日蓮六老僧之一(日蓮有6位弟子),在駿河國創立蓮永寺,日本東北地區、北海道,甚至遠至樺太地區(即為「庫頁島」,現在為俄羅斯領土)都有關於這位高僧的傳說。相傳日持上人渡海到北海道時,當地人便補獲了大量從未見過的魚,由於有「法華的僧人 (法華の坊さん,ほっけのぼうさん)」前來之說,便把這些從未見過的魚稱為「ホッケ (hokei,日與漢字為「魚花」<魚字旁加花>,經查為『遠東多線魚』)」。

在日蓮宗日持上人前方有一記念碑-「日仏親善函館発祥記念碑 (日法親善函館發源紀念碑)」。安政2年(1855年),法國艦隊請求緊急靠港時,當時的箱館奉行竹內下野守保德基於人道考量便允許艦隊人員上岸進行醫療。當時實行寺第16代住持松尾日隆上人答應了奉行的請求努力醫治這些傷病患船員,除了病逝的6名船員以外,其餘皆康復返國。之後,實行寺便成了日法親善的發源地,為了證明佛教徒與基督教的友愛象徵,便在100多年後於此地建立了這座紀念碑。紀念碑中間的「握手像」,正是兩國及兩宗教友誼的代表象徵。

 

DSCN2241.JPG

上圖為「東本願寺船見支院 (ひがしほんがんじふなみしいん)」,明治37年(1904年),為了管理東本願寺函館別院的墓地,因此建造了這座「船見支院」,這裡葬了許多函館的知名人士,如五稜郭還有弁天台場等的設計監督武田斐三郎之妻、亦為當時的稀世美女美那子夫人,箱館丸的建造者續豐治,近代雕刻家中原悌二郎,以及明治時期的函館四天王(今井市右衛門、平田文佑衛門、渡邊熊四郎、平塚時藏,他們的雕像在元町公園)等都是葬在這裡的函館名人。

DSCN2243.JPG

東本願寺船見支院的佛法聖語:「花それぞれ 人それぞれ それぞれに咲く (不同的花朵 不同的人 各自綻放)」。每個季節各有不同的花綻開著,其有各自的形、各別的氣味,有大而嬌貴、小而清秀,有的香味濃郁、有的淡而無臭;人如同花一樣,各有不同的個性、外形、思想等等。有什麼好比較或計較的呢?每個人、每朵花都有其存在世上的意義,只要努力,都將會各自美麗盛開、各有成就。

DSCN2244.JPG

上圖是東本願寺船見支院的本殿,而目前所看到的本殿係建於大正15年(1926年),為一木構造日式傳統平房建築,現已被函館市指定為「市景觀形成指定建築物」。

DSCN2256.JPG

前面介紹的4座社寺都是屬於佛道寺院,皆下來要介紹的是神道神社-「山上大神宮 (やまのうえだいじんぐう)」。幸坂上有兩處必遊歷史景點,一處是前篇介紹的舊俄羅斯領事館,另一處就是位於幸坂最頂端的「山上大神宮」。照中文字意來解,這座神宮的確很「山上」,從舊俄羅斯領事館到山上大神宮的參道之間的坡道,是幸坂中最陡的一段,走起來非常累人。Elli之所以能走到山上大神宮,若非「一定要走遍函館各景點」的心超級堅決,可能在遠遠看到陡坡加階梯時早就舉白旗投降了。

拍攝山上大神宮的鳥居地點已是參道(鳥居前的階梯)中間段,在這裡先喘口氣拍下鳥居,再繼續登高。

DSCN2258.JPG

登上一段階梯後還得再走一段階梯才算真正到了神宮面前,這天早上算是陰轉晴,時間才十點初而已就已走到汗流浹背。有關山上大神宮的由來,相傳室町時代有位叫藤坊的修行者來到這裡,並在龜田赤井川村神明山結草庵開始伊勢神宮的神道傳教。明曆元年(1665年),這間草庵遷移到當時的尻澤邊村(現在的函館市住吉町),並將之命名為「箱館神明宮」。之後又遷移至幸坂中間段一帶,並將神社改以當地地名「山之上町」為神社名,也就是現在的「山上大神宮」,因為歷經了大火波及,便在明治35年(1902年)遷至現址。

山上大神宮的第8代神職(在神社裡祀奉神祇、辦理祈福或降魔儀式及處理神社事務)是坂本龍馬的親戚澤邊琢磨,原是一名土佐藩士。幕末時期,新島襄從夢想的函館遠渡海外時,便是藉助澤邊琢磨的力量;另外,箱館戰爭時,加入榎本武揚領導舊幕府軍的桑名藩主松平定敬將山上大神宮作為他的居所,因此山上大神宮在歷史上亦占有精彩的一頁。 

DSCN2259.JPG

站在山上大神宮的鳥居往下望,就是那個階梯,就是那段坡道讓Elli一早就運動過量,從早上7點多就開始四處奔走中間未曾停留歇息,運動量能不足嗎?朋友總說羨幕Elli能去一些他們未曾聽過或到過的地方旅行,老嚷著下次一定要跟著去,殊不知要獲得所有美好事物當然都得付出代價啊!特別是體力還有耐性。

DSCN2290.JPG

上圖是位於日和坂的「船魂神社(ふなだまじんじゃ)」,是北海道最古老的神社。在神社記事記載,保延元年(1135年)一位名叫良忍的高僧建立一座「觀音堂」,這便是船魂神社的開端,因此才有「北海道最古老的神社」之稱。江戶時代末期則稱為「船魂大明神」,成為村社(神社的舊社格之一)之後便將原來的觀音堂改稱為「船魂神社」。

明治時期大火將原來的神社燒毀之後,當時便將函館八幡宮裡的神明移駕過來,並於昭和7年(1932年)在現在這個地方新建神社本殿,不過現在的船魂神社本殿是在昭和37年(1962年)改建的。

由於船魂神社裡祭祀潮流之神「鹽土老翁神」、掌管海的神明「大明津見神」、除厄去病之神「須佐之男神」,因此許多從事海洋漁業的信眾、考生及就職活動的應屆畢業生都會前來參拜。另外神社也有關於源義經的傳說,鎌倉時代初期的1190年,源義經一行人渡津輕海峽到北海道時遭遇到海難,幸好當時有船魂明神的保護之下才安然無事地順利登陸,在尋找泉水時有位童子神顯靈現身,看到童子神手指的方向便向那一處敲打,接著便有泉水湧出來。童子神現身所在的岩石「童子岩」就在神社裡,不過個人完全不識泰山地忽略掉。

DSCN2315.JPG

DSCN2314.JPG

上圖及上上圖是「東本願寺函館別院(ひがしほんがんじはこだてべついん)」,是屬於佛教的院寺。Elli在2012年的日本黃金週期間跟朋友搭北斗星到北海道旅行時,就已經到過東本願寺函館別院了,當時的旅文「2012黃金週@函館(part 3)<元町.港灣.函館山>」一文已經介紹過了它的歷史,因此不再此多加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連結過去看看。

由於是佛教院寺,所以一定會有佛法聖語張貼在寺院門口供眾人省思。東本願寺函館別院當時的佛法聖語為:「聴聞は他人事を 自分のことだと教えてくれる (聽聞佛法,是將自己受教之功德迴向予法相眾生)」透過世間萬物境象的過程,才知道它的內涵,進而領悟無上正道,並迴向予眾生法界。正所謂從「無」到「有」,萬法歸一。但是,一歸何處?

思忖許久,就是無法順利地解釋出這句法語的精神,因為與前面幾句佛法聖語相較之下確實艱深多,「佛」、「禪」的意境太高。畢竟不是修佛之人,想把眼見的「法」藉由旅文傳達,實在太班門弄斧、不自量力。找到了這句法言後,才知道前面還有兩句,原來祂的意境不能僅照字面譯出意思即了事。讀過法語解釋,幾經反覆咀芻,再向修佛的朋友請教,才得到較為貼切的譯釋。雖然自己已約略悟出祂的意,不過依舊觸不及祂的皮毛,更別說祂的髓。不過,祂的意思應該是希望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的言行都會影響到他人,不管善或惡,最終還是會回歸到自己身上。

DSCN2340.JPG

最末,來到函館寺社巡禮中的最後一站「函館護国神社(函館護國神社,はこだてごこくじんじゃ)」,跟東本願寺函館別院一樣都是在2012年的黃金週時來過,不過當時抵達函館護國神社時神社已經是「下班」時間,所以沒多久便離開前往函館山纜車乘車處。

DSCN2349.JPG

由於前次沒有仔細介紹函館護國神社,所以這次就得好好說明它的由來。明治2年(1892年)箱館戰爭結束,當時的兵部省以祭祀為王政復古(指天皇重新獲得權力,明治維新時的主張)而盡力的新政府軍將士們之靈為目的,便打造了一個神道式的招魂場,神社內還留著刻有「招魂場」字樣的石碑,不過「招魂」一詞讓人不寒慄,再怎麼喜歡石碑的Elli也不願冒險拍下這個歷史文物,深怕有什麼不良影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這個為當時在戰場犧牲性命的新政府軍將士們而建造的招魂場,就是函館護國神社的開端,直到昭和14年(1939年)才正式改名為「函館護國神社」,不過在昭和21年(1946年)曾一度改稱為「函館潮見丘神社」,昭和29年(1954年)時又再改回現在的神社名。

上圖這座神社本殿建於昭和17年(1942年),其最大的特徵在於曲線形的屋頂,是棟很美的建築物。原本為祭祀在箱館戰爭中犧牲性命的將士,現在則變成親近人群的結緣神,所以函館散步地圖第21條的「幸福隱藏地點」的其中一點就把「函館護國神社」納入其中一個幸福地點。是說,神社所祭祀的神祇不是當年來「招亡靈」嗎?怎麼現在變成「招幸福」啦?

DSCN2342.JPG

在函館護國神社區內立有許多石碑,上圖是其中一個童謠「チューリップ (鬱金香)」歌碑。歌詞為:「開花了 開花了 鬱金香的花開了 並列著 並列著 紅的黃的 哪一朵花看了都很美」。童謠的意義是藉由鬱金香的花朵祈望世界和平,因為人生而平等,不分種族、不管貧富或者貴賤,世間萬物本該彼此相互尊重。

DSCN2343.JPG

這是在新幾內亞周邊戰歿軍人的慰靈碑,立鎮魂碑的是日本第66代內閣總理大臣三木武夫。

DSCN2344.JPG

上圖右是「大地の献身」碑,二次大戰末,雖然遭受敵軍潛艇艦隊的威脅,當時年僅14~16歲的學突援農隊學生為了農家人手不足以及確保國家緊急糧食數量,便自願到全國各地,更遠至北海道來協助農作。雖說是為了這些孩子們立紀念碑,其實真正深沉的用意還是在於「世界和平」。

DSCN2347.JPG

上圖是2012年黃金週到函館護國神社時也拍過的「結緣貓頭鷹」,不但會幫忙守住美好的緣份,也會替人除去討厭的惡緣。貓頭鷹是函館護國神社的結緣幸運物,所以神社的御守多有結緣貓頭鷹的圖案,Elli是貓頭鷹控,所以這次選在「上班時間」造訪,也買了一個木頭刻的結緣貓頭鷹來守護自己的好緣份。

DSCN2350.JPG

這是販賣神社御守旁邊的貓頭鷹,它左手邊以玻璃罩罩著的就是神社裡所有的御守及其他幸運小物等。看到最後的朋友辛苦了,希望看到這隻結緣貓頭鷹的朋友們都會被它緊緊守護自己的最佳緣份,除去不好的惡緣。

是說,寺社巡禮不是有8處寺社怎麼少一個?因為時間不足,所以少了一個位於谷地頭的「函館八幡神宮」,有機會再造訪囉!

arrow
arrow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