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町(元町エリア)、港灣區(ベイエリア)還有函館山是在同一區位,與五稜郭剛好反方向(一東一西),因為不想再走10分鐘的路去搭市電,所以選擇就近搭巴士返回到函館駅前再轉乘市電。5月1日是勞動節,上回黃金週到日本與網友相會時,在靜岡的伊豆就剛好遇上勞工們示威抗議的遊行;3年後的五一,在北海道函館,我們又再度遇到同性質的抗議遊行,只是這次陣容較龐大,但他們的共通性是:遊行時就只有一個代表人拿著大聲公表達訴求,後邊跟隨者們則僅是靜靜地舉手(台灣也是一個代表先用大聲公提訴求喊口號,不過其他則是接著大呼口號),超級平和又靜悄悄。這是在巴士上無意見拍到的,當時還對朋友說台灣的示威更加熱鬧。

這只是看到跟台灣大不同的抗議方式所以順道嗑嗑牙,完全與旅遊無關,現在正式切入主題。

函館必到觀光景點除了五稜郭外,西部地區是絕不能也不會被遺漏的地區,「沒來函館西部地區等於沒來過函館」,這是個人註解。搭5號市電到「十字街」下車,便開始這一帶的景點完全行腳。上圖是下車後趁紅燈時所有車都停止立馬拍下,距離沒有拉得很到位,函館的官方網站就是以這地點的夜景之一來推展他們的觀光,一定要在那棟有圓頂的「函館市地域交流まちづくりセンター (函館地區交流活動中心)」前,並配上剛好經過的函館市電列車。

上圖是我拍的夜景,只是沒那麼幸運剛好市電靠近函館地區交流活動中心,此時市電正好停在函館交流活動中心旁邊。

上上圖及上圖都是「函館市地域交流まちづくりセンター (函館地區交流活動中心)」,其建於大正12年(1923),原本是間百貨公司,裡面有座手動式電梯,也是日本北部地區最古老的電梯。或許是因為早期就有外國人在函館設立交易港口,所以有現代化兼流行性設備根本不足為奇吧?!

上圖這座擺放於路口的設施稱為「操車塔」,是昔日函館的交通設施。

操車台旁立豎有歷史由來的解說牌:這座像香菇一樣的建築物稱之為「操車塔」。昭和14年(1939年),由於當地交叉路口的電車信號轉換皆係手動操作,為了能夠操控到遠端,於是設置了像「操車塔」這類交通設施。目前這座路面電車操車塔可說是日本國內最古老也是碩果僅存的交通設施,其高5.4m,上方的操控室則為直徑1.9m的圓形空間。昭和44年(1969年)時期,函館尚有6座上圖這款手動操車塔,隨著自動化設備出現,於是慢慢被取代而逐漸消失,最終只剩這座操車塔。到平成7年(1995年)6月為止,這座操車塔裡還設有電車信號機的操控裝置並且仍為使用中,不過當時是設立在交叉口的對面,平成7年9月隨著道路改善工程才遷移至現址,並以原形態保存著。

曾幾何時下水道人孔蓋也變成我必拍物,還跟朋友約好將來合出一本有關人孔蓋的寫真書呢!這是第一次看到彩色的下水道人孔蓋,圖案是代表函館的代表物-五芒星城形狀及公會堂呢!

函館元町一帶所見的建築物多數像上圖這類的和洋混合式建築,對這一群舊式和洋混搭風建築,我猶於劉姥姥逛大觀園般驚訝得猛消耗記憶卡。所以說旅行時還是得要有個好旅伴隨行才是,當看到這些建築物當下就完全失去理智,還好朋友適時讓我「冷靜」,如果旅伴像我一樣是個失心瘋的人,想在半天內把重要景點一一看完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上上圖及上圖分別為「函館高田屋嘉兵衛資料館」的1號館及2號館,1號館建於大正12年(1936),2號館建築明治36年(1903),原本是昆布倉庫,目前則使用於收藏與高田屋嘉兵衛相關的資料館。開放時間還有票價依季節異動,若想前去參觀的話請先到他們的官方網站查詢。我們沒有入內參觀是因為走到門口後發現除了要排長長的隊武以外,參觀5分鐘就要價200円,算算實在太不符合經濟效益。雖然裡面有紀念章可蓋,而逢章必蓋又是我旅行的習慣之一,還好沒有太過瘋狂,否則這趟旅行荷包都不知會噴多少銀兩!

以上三個圖都是「金森赤レンガ倉庫 (金森紅磚倉庫)」,加上上圖左棟的「BAY」則統稱為「赤レンガ倉庫群 (紅磚倉庫群)」。紅磚倉庫群的第一代是渡邊熊四郎在明治20年(1887)時建設的,而現在所見到的倉庫群則是明治40年(1907)的函館大火後於明治42年(1909)重建,目前大多改作為餐廳、賣場等,有名的「小樽オルゴール堂 (小樽音樂盒堂)」等也在這裡開設分店。

彎進某一區就會看見上圖這座幸福敲鐘,鐘的歷史典故就固定在磚柱體上的鐵牌上,當時兩人輪流敲一下鐘後(求幸福是一定要的嘛!)便進入金森倉庫內四處逛逛,所以當下完全忘記要拍下解說牌。圖中敲鐘的人是我的朋友,由於必須顧及到他個人很重視的隱私權,所以只好在他的臉部蓋上一張猴臉(因為朋友屬猴)。

這裡就是「小樽オルゴール堂 (小樽音樂盒堂)」的分店,裡面果然是燈光美氣氛佳。朋友對音樂盒興趣缺缺,只有我一個人興趣滿滿,旅行總是要配合彼此,一路上幾乎都是他配合我的腳步,所以在這裡逛一下便離開,以後有機會一個人來時再慢慢逛吧!其實,很想買個音樂盒作紀念,可是找不到喜歡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vow」只好作罷(音樂盒也是小貴得讓人想嘖舌),不過最後竟然很幸運地在附近的星巴客聽到爵士版。

本想拍下空景,但不好意思趕朋友走開。不過,有一個人在這座橫跨倉庫的木棧橋上沉思,這種畫面其實是不錯,但又為了他的隱私權,原本很有意境的畫面瞬時變得搞笑,很對不起朋友啊!可是已想不出什麼兩全齊美的好方法,如果改用馬賽克又覺得太

逛完倉庫群後再前往下一個目標-有鞦韆吊椅的「ラッキビエロ(幸運小丑)」漢堡店!最後看到超長的排隊人潮,讓我當下根本就要徹底放棄,但是朋友堅持先繞往別處,等晚一點人潮變少再過來用餐,個人認為速食店不管什麼時候一定都會有很多人潮,特別是位於熱門景點旁,加上假日全家大小都會趁著好天氣出遊。不過朋友為了我的無聊心願竟然扯謊說自己還不餓,是很令我感動沒錯,可是…我有點小餓…還有…罪惡。

以下景點都是經過、走過函館觀光手冊上所推薦的幾條坂道時拍攝,所有走過或經過的坂道會另闢一篇專章介紹,這裡則先就坂道以外的所見風景予以介紹囉!

上圖後方磚紅色建築物是「はこだて(函館)西波止場美術館」,而它旁邊(道路角邊棟)是間名叫「HOTEL NEW HAKODATE」的旅館,我們行經八幡坂時發現的西洋式建築,不過它並不是歷史建築物,而且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尚在營業中。

這一棟是「日本基督教団函館教会 (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堂)」。明治7年(1874)1月26日,基督教衛理公會的美籍傳教士哈里斯遠渡至函館開始傳教,這就是「函館美以教會」的開端。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堂的初始建築物於明治10年(1877)的現址,落成2年後因函館大火而燒毀。由於函館從以前就是個火事頻傳的城市,所以日本基督團教堂於明治19年(1886)、明治42年(1909)時重建的教堂,最後還是被無情的大火給吞噬。現存的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堂建築物係於大正10年(1921)的函館大火中因火勢延燒而毀損,又在昭和6年(1931)時重建,建築物由北海道帝國大學(現北海道大學)農學系本館還有理學系本館的設計者萩原惇正所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所以至今仍保存良好。

上圖是「旧イギリス領事館 (舊英國領事館)」。自安政6年(1859)起,函館開設為國際貿易港的75年間,舊英國領事館就一直懸掛著英國國旗,使得港都函館散發著異國風彩。現今所看到的「旧イギリス領事館 (舊英國領事館)」是明治40年(1907)函館大火後,於大正2年(1913)重建,重建的領事館建築物係由英國工務部上海工事局設計竣工,一直到昭和9年(1934)止都為英國領事館所使用,現在是函館市的市指定文化財。

上圖為旧函館区公会堂(舊函館區公會堂)全區,前面是旧北海道庁函館支庁庁舍(舊北海道廳函館支廳廳舍,現為函館市写真歴史館),後面才是舊函館公會堂。

「旧開拓使函館支庁書籍庫 (舊開拓使函館支廳書籍庫)」是在明治40年(1907)函館大火中殘存下來的建築物,在北海道開拓史裡,是一棟歷史價值非常貴重的建築物。其為一棟2層磚造瓦頂的小型存放書籍用的倉庫,據推定應該建造於明治13年(1880)。

由於開拓使函館支廳書籍庫順利地從明治40年的函館大火延燒中逃過一劫,所以才獲知這棟具有鐵製的門及小型開窗的存書倉庫是函館出現的首座倉庫式建築。建築物所使用的紅磚上刻有「明治七年函館製造」印記,表示磚材是由開拓使在明治5年(1872)所設立的茂邊地煉瓦石製造所(位於北海道北斗市,現為遺跡)所製造生產,函館市內的其他知名歷史建築物如金森洋物店同樣也是採用茂邊地產製的紅磚。

「旧北海道庁函館支庁庁舍 (舊北海道廳函館支廳廳舍)」現已轉為函館市写真歴史館 (函館市寫真歷史館)及函館市元町觀光服務中心使用,屬於道指定有形文化財。

舊北海道廳函館支廳廳舍為2層木造建築,昭和32年(1957)年之前仍為北海道政府機關設施。北海道的政治中心,江戶末期的幕府是五稜郭的箱館奉行所;明治時代則改設為開拓使函館支廳、函館縣廳、北海道廳函館支廳。當年的開拓使函館支廳已於明治40年函館大火中燒毀殆盡,現在所看到的建築物則是明治42年(1909)建造的2層木造西洋建築,建築正立面柱廊玄關的希臘柱式是建築物的重要特徵,之後曾於昭和57(1982)修建。平成3年(1991)其內部曾因火災而部分毀損,平成6年(1994)修復工程竣事。

由於函館經年吹著強勁的海風,所以只要一丁點小火,便很容易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火災(風勢加上木造建築為易燃材),也因如此,函館在明治時代就發生過嚴重火災多達9次,所以在函館所見到的建築物幾乎都是災後重建。其中明治40年的函館大火延燒釀成西部一帶市街區盡毀,連當時的區民聚會所-町會議廳也未倖免。上圖這棟國指定文化財「旧函館区公会堂 (舊函館區公會堂)」便是在這樣的背景產生。

明治40年9月,區民有志一同協議集資建設區民集會的公會堂,經計算後約需6萬円(當年幣值)。由於經費龐大,大家便找當時為函館富商相馬哲平共同討論建設公會堂事宜,儘管相馬先生自己的店鋪、住家等也在那次大火中損失慘重,不過他仍慷慨地捐出5萬円協助工程經費,所以公會堂才會順利於明治42年(1909)5月開工,最後終於在明治43年(1910)9月竣工。

舊函館公會堂為2層木造西洋式建築,從2樓陽台處可以眺望整個函館港,美麗港灣景色,一覽無遺。

上圖是舊函館區公會堂的大公會廳,整個地板被擦得晶亮如鏡,地面上的反射天花版的吊燈及明亮的窗景,彷彿是水面倒影一樣波光粼粼,讓人不忍踏進一步深怕會起了破壞寧靜畫面的漣漪!

上上圖及上圖是「東本願寺函館別院」,就位於函館最大最寬的坂道-二十間坂旁,日光射向黑色的黑瓦屋頂上顯出正氣不可侵的威嚴感。東本願寺函館別院起源於寬文8年(1886),由松前(現北海道松前半島一帶)的專念寺第6代住持淨玄師父創設的阿彌佛堂時開始。寶永7年(1710)遷移至現在函館市立彌生小學附近,當時也因淨玄師父的關係而以其名稱這間寺院為「淨玄寺」。淨玄寺建立後分別於文化3年(1806)、文政12年(1829)2次遭受大火波及,最後在明治12年(1879)年再度遭受火害使得建築物全毀,這才轉移到現址,並改稱為「東本願寺函館別院」。

基於明治40年函館大火延燒造成市區財物毀損慘重的契機下,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大型寺院變成了主要動向。大正4年(1915)竣工的東本願寺亦是以鋼筋混凝土重建,由於是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造的寺院,所以歷史價值特別高。

這是在東本願寺函館別院附近的住家拍到的,看到那個花朵的樣貌好像是花水木,不過不確定。

上圖為「カトリック元町教会 (天主教元町教堂)」,其創建於明治10年(1877),原為一座木造教堂。目前所見到的教堂係為大正13年(1924)重建,建築型式為起源於12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其高聳尖屋頂的鐘樓更是重要特徵。德川幕府廢止天主教傳教禁令後,天主教元町教堂即成為天主教傳教先趨的象徵,且與橫濱、長崎的天主教堂並列,同時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教會。

安政6年(1859)間,法籍傳教士遠渡函館傳教,傳教期間寄宿在稱名寺。其除了致力於傳教外還教授外語,自己本身也努力學習日語及北海道原住民族愛奴族族語。慶應3年(1867),有2名神父前來函館設立臨時教堂;之後於明治10年(1877)到函館的馬倫神父才建造最早的教堂。當時的木造教堂亦在明治40年大火中全毀,之後於大正10年(1921)以磚造重建,不過重建過後的教堂仍再遭受火害,災後殘留下的磚牆以砂漿修復,並增建高約33m的大鐘樓,於大正13年(1924)完工的教堂建築體,正是目前的樣貌。

上上圖及上圖是「函館ハリストス正教会 (函館基督教正教會教堂,ハリストス為「基督教」的希臘語)」,俄羅斯在日本的第一間教會,目前為函館代表性歷史建築物之一,隸屬於日本正教會(基督教東方教會)。目前所見的教堂是大正5年(1916)再建的建築物,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教堂鐘響也在平成8年(1996)被認定為「日本音風景100選」,在洋溢著異國風情的街道裡,可說是異國建築的代表物。由於有著優美的鐘聲,當地居民還暱稱函館正教會為「噹噹寺」呢!

安政6年(1859),首任俄羅斯領事在正教會所在地設立俄羅斯領事館,次年則設立領事館附屬教堂,這便是函館正教會的前身,後來俄羅斯籍尼古拉牧師到函館布道便是以這座教堂來宣揚俄羅斯正教。函館正教會亦於明治40年的函館大火中遭受侵襲毀損,之後於大正5年(1916)再建現在所見的俄羅斯風拜占庭式教堂建築,並於昭和58年(1983)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上圖是「函館聖ヨハネ教会 (函館聖約翰教堂)」,咖啡色屋頂及白色壁面、裊瞰建築平面呈現十字型,就是它的特徵。函館聖約翰教堂初創於明治7年(1874),當年英國籍牧師參訪函館時便開始傳教活動,成為英國新教派在北海道的先趨者。初代教會建造於明治11年(1878),基地位置在函館基坂處,同樣也是毀於函館大火中。目前所看到的教堂係完工於昭和54年(1979),其採用中世紀歐洲教會建築的工法、現代的設計,在函館教會全裡顯得相當特別。

中途轉場!

 

最後終於來到可以坐鞦韆的幸運小丑漢堡店了! ヽ(✿゚▽゚)ノ 灑花~~

就只是為了這個鞦韆座位,一路上忍耐饑餓與酷熱,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吃頓午餐了(話說當時已是下午3點半)。原本已走到眼發昏近乎不支倒地的我霎時精神滿滿,朋友看到我從萎糜的精神,卻因漢堡店的鞦韆座椅而瞬間恢復元氣感到不可思議。

吃完漢堡又繞了一下又到倉庫群的星巴克休息,因為接下來的行程是去函館山看百萬夜景。此時才下午4點多,我四處遊晃四處拍照,順便整理一下旅行筆記裡、看看有沒有遺漏的部分,朋友則真的體力透支坐在沙發椅上夢周公,可見他真的被我操壞了。年輕體力本來就該好,加上又是日本人,所以找路認路的工作全落在他身上,真是辛苦了!

休息好一陣子後,繼續未完成的旅程。

這座建於明治44年(1911)的「はこだて明治館 (函館明治館)」,在昭和37年(1962)前係為「函館郵便局」。紅磚牆、半圓形拱開窗,及正面兩側人形山牆等是明治館引人注目的特徵。目前明治館改用於餐廳及購物中心,由於算是指標性地點,所以常有遊覽車停靠在門口。拍這張照片時剛好就被接送大陸團客的巴士還有他們的導遊擋住視線,怎樣也無法好好取一個不錯的畫面,最後只好喊一聲:「不好意思可以借步一下嗎?」不過還是差強人意。

只是單純好奇這棟建築物外觀如此狹窄所以拍下的,日本人再怎麼狹小的地方還是能充分使用空間啊!

這一棟是北海道坂本龍馬記念館,裡面陳設有關龍馬描繪開拓北海道的夢想,還有他的親筆寫的信等。經過時已經過了參觀時間,還好我不是歷女也沒看過龍馬傳,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可惜。

上圖這一段道路是護国神社坂,理應擺在專章那篇,不過專章還是會放另一方向拍的景色。鳥居後方則是專門守護緣的「護国神社」。

日本的神明果然朝九晚五(雖然這樣說大不敬,不過這是個人的真實想法),早上不到9點不開門、一到傍晚5點準時關廟門。是說,澳門的大大小小廟宇也一樣如此。來到護國神社早已逾下午5點,所以神明早就「下班」了。

護國神社不只是守護良緣、結良緣的神社,更是撫慰在戰爭中殉難的英靈們的神社。在神社內還有一處慰靈碑,撫慰著喪失性命於箱館戰爭(明治新政府與舊幕府之戰)、西南戰爭(日本最後最大的內戰)、中日甲午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士們。戰爭是殘忍的,每個人都有想受守護的人、相知相守一世的人,一場戰爭造就幾多悲歡離合,在此,我祈求,世界和平。

護國神社主要是求良緣的院寺,上圖是守護良緣的貓頭鷹。

護國神社的一隅還有一攤尚未融化的雪塊,沒想到會看到髒兮兮的雪,這畫面實在太殘忍,怎麼能如此破壞來自南國的我的幻想,對一片閃亮亮銀白世界的幻想,怎麼能呢?

登函館山的纜車車站就在護國神社附近,離開護國神社後,緊接著就要登上函館山去看百萬夜景。在紅專倉庫群那邊恰巧發現可免費索取登山纜車的優待券,使用優待券可以享用優惠價1,050円買來回纜車搭乘券。

夕陽西下,此時很多來自台灣、大陸、韓國等的旅行團巴士一一湧進,當然都是為了觀賞傳說中的百萬夜景。天色越晚風越大,真的有「寒」的感覺,與白天的天氣相差十萬八千里。

一般看到的投幣機都是將飲料(或香煙)一排排整齊地排列著,函館山瞭望台裡置放的這部超特別投幣式飲料機不緊是梯型,竟然還左右對稱呢!從投幣式飲料機的樣式及擺設,令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小細節心思。

這人潮不是蓋得吧!?朋友的相機可以拍180度全景拍攝,所以他當場就拍下觀賞夜景的壯觀,大家都是為了卡個好位拍下美麗的夜景囉!

這裡是觀景台拍夜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函館山的唯一賣點,所以一到晚上19:00這裡就會開始趕人清場,因為瞭望台的工作人員要大賺觀光客與「百萬夜景」的合影費用,是說…看觀光客買不買帳囉!價錢多少忘了,因為自己不會花錢與夜景合影。在這個區域剛好從黃昏拍到華燈初上,再慢慢拍到傳說中的百萬夜景。若以女人化妝來形容,那便是素顏、打底、完妝!

 


【番外篇】

為了欣賞百萬夜景便延遲了旅館入住時間,朋友拼命以電話聯絡旅館的人請他們再等等,不過他們說已經把晚餐都放進我們的房間了,為了食物新鮮度,要求我們一定要儘快。就這樣折騰了一會兒,終於趕在晚上8點抵達今晚投宿的溫泉旅館,旅館地點位於函館市電的終點站、也是函館的溫泉鄉-湯の川。

旅館名為「大黑屋旅館」,不是星級飯店,而是舊式、有家的溫馨感的溫泉旅館。上圖是我們的晚餐,一泊二食12,600日幣。完食後稍稍休息,再去泡個溫泉消除一天的疲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海道 函館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