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從札幌發車的北斗星就要帶著我們一路向南回到上野去。

因為是在北海道旅遊的最後一天,把握僅剩的時間玩小樽跟札幌是一定要的。短短三天根本不可能走完道南所有想去的地方,所以「重點地區」能去就一定要去是最高原則。早上根本不用鬧鐘就自動在7點鐘醒來,雖然前一晚梳洗還要把成堆的髒衣拿去投幣式洗烘衣解決,直到凌晨12點半多(搞不好更晚)才上床睡覺,不過早起只有我一人,朋友還在賴床中。吃完早餐回房整理好行李後,先辦理chech out手續,將行李寄放在旅館櫃台便開始小樽的日遊。

早上溫度22℃,微風徐徐吹,春陽輕輕灑。一點也不需要外套這種禦寒物,只需著件薄薄的長T-shirt就能在小樽市街上趴趴走,不冷不熱,恰好的天氣。走到運河旁想瞧瞧小樽運河的白天景象,上圖是「ふれあいの泉」,個人的不負責中譯解為:「接觸之泉」。說明牌上標示著:「這泉水是小樽市民的水道水,請飲用」,細讀一旁的解說時,剛好遇到一位先生走過來直接就著口喝了起來。

小樽水道建設於大正3年(1914年)9月30日,而這裡所設置的和田式耐寒水龍頭(圖中黑柱體部分)從初設開始一直到昭和30年(1955年)為止都只見於街道旁,作為小樽市民生活最重要的「共同水道」使用。另外,因為這座水龍頭的出水口形狀是獅子頭樣式,所以頗受民眾喜愛呢!

泉水中最大的出水口上頭有隻貓頭鷹,身為一個貓頭鷹控怎會不拍呢?不過仍不小心遺忘了旁邊還有一隻較大的貓頭鷹,殘念。

白天的小樽運河,該怎麼形容才好?個人覺得白天的小樽運河是位素著顏的女子,古典素雅;夜晚的小樽運河則是抹上胭脂的女子,美麗動人不俗豔,各有各的特色,不分軒輊。時間尚早,所以前來小樽運河的遊客還不多,所以還能拍到人潮不是很多的日景,感覺舒暢極了。

前一晚只沿著運河邊走,由於時間已晚,所以沒能走進倉庫群這一帶邊,於是早上決定遊走這一區以彌補缺憾。當看到一間間舊倉庫改造成的餐廳及酒吧,內心有點兒懊惱晚上怎麼會沒逛到這裡來,燈火輝煌的小樽夜生活肯定更精彩!如此思忖著。

初看到大同倉庫有點驚訝,因為有「好熟悉的感覺」。其實它並不是台灣的大同公司,如果是的話怎可能少得了那個logo呢?

「赤レンガ大同」是第63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篠田倉庫」,建於大正25年(1925年),是一座2層木結構磚造建築物,其建於小樽運河靠海側,為形成連續倉庫形的主要建築物。它的磚造壁體,對照於周圍的石牆及混凝土牆的景觀,已成為運河景色的重點。「旧篠田倉庫」的構造係為木材構成的梁柱系統、外牆以紅磚砌築而成,是小樽同規模的倉庫建築中少數案例。緊靠運河邊的紅磚牆在平成8年(1996年)修復工程中係以新紅磚代替,為考量維持歷史建築的原貌,故特別使用將新紅磚變成原有磚造色調的特殊工法進行復建。所以現今沿著小樽運河看到的「赤レンガ大同」紅磚牆並非建築物的原有紅磚,而是仿古紅磚。

順著倉庫群沿海側往北走,來到了小樽港。此時,兩人商討是不是應該搭著船遊上一遊,不過時間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況且船公司好像也因黃金週假期沒營業(還是未到營業時間?)所以只好打消念頭。最後依然不停地往前繼續走,隨手帶走眼前所見的每一幅美麗風景。

從海港望過去,上圖是前一晚看到的運河廣場。雖然在前一晚已經拍過它,但是並不完整;白天在不同的地點拍下完整的廣場,沒有太多的障礙物,真棒!

這座小樽觀光運河廣場「小樽総合博物館.運河館」,其前身是第13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小樽倉庫」,建於明治23~27年(1890~1894年)的1層木結構石造建築物。是靠近色內一帶,先在此處填土造地後才興建的營業用倉庫之一。上圖是倉庫的正面,因為右方的倉庫是小樽倉庫最早建造的建築物,最後形成一座重覆增建倉庫包圍著2個中庭的大倉庫。上圖中間為廡殿式屋頂建築,屋脊兩端設有代表防火的幸運物「鯱 (しゃち)」,以和洋折衷設計的磚造辦公室為小樽倉庫的中心,倉庫則在其左右對稱展開。北側部分現為小樽市博物館,南側則為運河廣場,亦為歷史建築再利用的成功案例之一。

位於運河廣場旁邊這一棟是小樽市博物館。夜晚的博物館燈光挺優雅浪漫,只可惜沒能拍成功,拍夜景果然要有腳架等能夠讓相機穩定的地方才方便啊!

在運河廣場那一側有許多像這樣有著豐富故事的建築物,上圖這一帶在前一晚也曾經走過、拍過。因為距離太近,所以很難拍出它的雄偉以及完整性,特別是在夜晚時分更難分辨它的範圍,而且這一帶的燈光不怎麼明亮。夜拍沒有腳架、光線過暗,手震得厲害,張張都失敗。

上圖左邊前面較低層的2棟跟後面的內山鉄工所是各自獨立的3棟,內山鉄工所目前仍在營業中,雖然有點像是歷史倉庫建築物,但並沒有看到有相關告示,網站上也蒐詢不到有關它的資料;右邊那一棟是則是小樽市指定的歷史建築物「旧大家倉庫」。

靠近海港這帶還蠻多間鐵工廠,或許跟對面的小樽港有些許關聯吧?!繼續沿著海邊往北走。

小樽的櫻花約開了七八成了,總之,終於在北海道看到櫻花了,雖然它尚未滿開。途中經過一座不知名的橋來到了色內埠頭這一區,遠望遙遠的山脈,上頭還覆蓋著白雪。唉!冬天想看雪,卻只看到富士山頭的白雪;春天想看櫻花,不是已錯過,就是時機尚待成熟,好屎的命運啊!

色內埠頭公園裡的櫻花也尚未滿開,這一棵開著白色櫻花的櫻花樹,雖然不知道它是什麼品種,但是比起在函館,能看到如此多朵綻放中的櫻花就已經夠滿足了。

這裡是色內埠頭,港邊停了很多艘船,另一頭還停靠著大艘輪船呢!

走在色內埠頭港口區,不解為什麼這裡的柏油路上躺了好幾具海星的乾涸屍體。好奇地拿著路邊的小樹枝輕輕戳戳牠,本想說海星被抓時會瞬間變成硬硬的石頭狀,如果牠還撐得住,就把牠送回海裡療養。上圖左的海星,瞧它翻肚連帶僵硬,所以確定牠早已魂歸天,整個黏死在地上挖也挖不起來;右邊的海星仍在小小蠕動(還是痛苦掙扎?),好像不停地「脫水」,想抓起牠又怕有毒,超級兩難。用樹枝輕輕碰牠,牠又狠黏在地上。對不起,我救不了。(合十)

再往北走,看見了上圖這座第65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右近倉庫」。其建於明治27年(1894年),在明治20年代的大規模倉庫裡,「右近倉庫」則採用以Queen post type桁架系統 ,其與鄰近的旧広海倉庫、旧増田倉庫所形成的景象,留下了這裡曾是倉庫街的殘影。建築物山牆上的「// (一膳箸 いっぜんはし:一雙筷)」符號是北前船主右近権左衛門的商店標誌,這個標誌也被用在船上揚帆的桅桿上。平成7年(1995年),正面牆壁因強風吹毀,次年便修復完成如今所看見的樣貌。

回程的路上突然看見前一晚前往旅館途中看到的復古巴士正好停在路旁,這輛中央巴士公司所屬、行駛在小樽路上的復古巴士上標示著「小樽の明治.大正.昭和を訪ねて (走訪小樽的明治.大正.昭和)」。很好奇它會載著大家走訪哪些位於小樽的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心裡很想跟著它去探訪,但怕時間來不及只能忍痛放棄,下次再找機會來試試。

上圖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旧日本郵船(株)小樽支店」,其係於明治37年(1904年)開工、明治39年(1906年)10月竣工的近世代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樣式的2層石構造建築物。設計者為佐立七次郎,並由當地的知名建造商-山口岩吉先生(官網說山口先生是棟樑級人物)負責建造。以當時作為北海道開拓重點都市而言,為充實商業港灣機能,以及船舶、海運、倉庫業界的競爭力,於是建造了這棟建築。另外,明治後期開始,一流的建築師們以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留下了這些代表作品,這棟「旧日本郵船(株)小樽支店」便意味著那些草創時期的象徵。

現在作為「小樽ナトリ(株)」公司倉庫的是第54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日本郵船(株)小樽支店残荷倉庫」,其為建於明治39年(1906年)的1層石構造建築物。當年建造國指定重要文化財「旧日本郵船(株)小樽支店」時,一併建造這棟倉庫。由於一樣是由佐立七次郎所設計,所以也成為他一系列建築作品中的貴重資產。折線型屋頂的桁架、石砌壁體的樣式皆與支店的公司辦公廳舍一樣。屋頂全部及正面牆壁部分於平成14年(2002年)修建,並與周圍的景觀相互調和。

上圖是最後再度繞回來時補拍的第1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大家倉庫」,其建於明治24年(1891年),是一座1層木結構石造建築物,由來自石川縣的海產商大家七平所建造。建築物面臨道路部分的山牆上印有「やましち (やましち:上面是『山』下面是『七』)」的符號,朋友解釋,之所以會有這等符號出現,是因為以前日本商家都有將自家店的商號印在正面牆上的習慣。

舊大家倉庫的外牆建材係使用札幌軟石,頂層的氣室屋頂及入口處的特徵是「雙重拱」,像這種雄壯又獨特的建築形態,是運河區石造倉庫代表之一。平成4年(1992年)曾作為玩具博物館使用,平成13~14年(2001~2002年)則進行外牆及屋瓦部分等修復工程。

終於進來運河廣場了!進運河館參觀需要門票,只有廣場那邊的賣場才是免費自由進出。購買門票有2種選擇,單獨選購小樽總合博物館本館或運河館,票價則分別要價400円及300円;另一種選擇是「小樽總合博物館本館+運河館」or「小樽總合博物館本館+重要文化財旧日本郵船株式会社小樽支店」or「運河館+重要文化財旧日本郵船株式会社小樽支店」套票,任何參觀配套價格都是500円。我們這趟選擇的是小樽總合博物館本館(在下一篇介紹)跟運河館。

運河館展示著與小樽相關的歷史文物,我只挑幾個拍。第一個當然是全區模型(上圖)。

東京渋谷有一隻名犬-忠犬「八公」,而小樽也有一隻不遑多讓的名犬-消防犬「文公」。消防犬文公生於昭和2年(1927),當時是小樽消防隊所飼養的米克斯犬(「米克斯」意為:mix,說混種不好聽囉!)。當時消防隊員出勤救火,小文也會一同隨行,在當年堪稱是偶像犬來著的。是說,外貌這麼討喜的狗兒怎麼會去當消防犬呢?不過也真感恩牠當年的辛勞。

運河館的文物就拍這樣而已,結束。

看到招牌寫著「おもしろ撮影館」就以為只是單純的相館,所以經過時根本不理會它。不過當我那雙像雷射般的眼睛掃到一旁的紫底白字版子時,才猛然發現這棟建築物竟然是很有歷史的。這棟建築物是第52号小樽市指定歴史的建造物「旧荒田商会」,其為建於昭和10年(1935年)的2層木構造建築,原是「荒田商会」辦公室,目前則再活用而成為店舖。舊荒田商會附近的石造倉庫在小樽河岸接連著建造,而後面的旧高橋倉庫以及臨近的旧通信電設浜大樓等藉由舊商會辦公室的中庭相互連結,創造了鄰近歷史景觀系統。

粗略逛完小樽後再回度到旅館拿行李,因為接著要趕車到札幌。

抵達小樽時,因為急著找下榻的旅館所以沒能好好看看小樽駅。回程時,一樣是匆匆忙忙急著趕車,正要過馬路時交通號誌剛好轉成紅燈,這才有機會拍下小樽駅。雖然最棒的拍攝地點應該在另一邊人行道上,但是先求有再說吧!一定有機會再來的。

小樽果然是充滿古典浪漫的玻璃工藝城市!票口上方的開窗處裝飾著古老的電燈。也該準備去搭車前往札幌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海道 小樽
    全站熱搜

    松尾香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